西部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困境与政策选择

西部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困境与政策选择

ID:25883204

大小:56.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23

西部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困境与政策选择_第1页
西部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困境与政策选择_第2页
西部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困境与政策选择_第3页
西部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困境与政策选择_第4页
西部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困境与政策选择_第5页
资源描述:

《西部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困境与政策选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西部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困境与政策选择  【论文关键词】西部地区 农村公共产品 困境  【论文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就是要大力提高农村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事业发展,以此推动我国小康、和谐社会发展的进程。本文首先描述了我国西部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现状,分析了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在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进程较慢的西部农村,建立以政府出资为主的农村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整治机制既有必要性,也有可行性。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央不断加大对西部地区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基础设施、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力度,农田水利设施、农村道路、电力、农村教

2、育、医疗、社会救济等公共服务事业有了新的发展,但与西部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相比,已远远不能满足西部地区对农村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需要。农村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事业落后,已经成为制约西部地区农业进步和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西部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现状    1、规划落后与公共服务不到位,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恶化。随着农村建设规模的迅速扩大,由于缺乏合理的规划及原有的规划不当,造成西部广大农村地区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发展方面出现了三方面问题:一是部分地区乡镇基本没有进行建设规划,农户住宅位置沿袭历史随处而建,环境脏、乱、差,甚至在边远地区有相当一部分

3、是年久失修的土坯房,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二是村镇常常形成沿公路发展的带状集镇格局,不利于农村小城镇建设水电等基础设施的配置;三是土地利用没有进行功能分区,导致部分地区的乡镇企业、畜禽养殖场等与农村居民的房屋相邻,使得生活污染物难以处理。调查显示,西部地区的社区生活环境较东部地区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其中通电话的村比例比东部低近30%,通邮村比重低于东部地区36%,饮用安全卫生水的村比重比东部地区低近20%。  2、公共投入严重不足,造成农村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发展滞后。西部农村公共投资上存在的供求矛盾,已严重影响着西部地区非农人口的就业和农村人口生活水平的提高,阻碍了西部农

4、村的经济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科技文化投人不足,不利于农村的政治稳定和乡风文明建设。  二是教育投资不足,农民文化素质低。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统计,西部地区农村平均受教育年限为6.5年,低于东部地区的7.8年和中部地区的7.6年;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不足10%,农村12周岁以上的文盲率占50%左右,比全国高1/3左右。据国家最近的农业普查统计数据显示,西藏和青海的文盲率高达75%和45%。  三是农村医疗条件差,医疗水平低。目前西部地区66%以上的乡镇没有卫生院,农村合作医疗在这些地区刚刚起步。  3、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落后,影响了农业生产力的

5、提高。据调查,西部地区约有1/2左右的水库带病运行;灌溉渠工程基本完好率仅占30%左右,70%的排灌工程设施急需维修。结果导致许多河道淤积,防洪排涝能力降低,防洪设施的标准下降。据调查,西部地区每年因农田水利设施老化而减少灌溉面积103万公顷,粮食生产减产51亿公斤;西部地区没有灌溉设施的农田,平均每年受旱面积达1700多万公顷,仅此项粮食减产就达20多亿公斤。因为缺乏资金投入,西部农村的基础设施严重落后于东、中部地区,西部农村道路未形成体系,多是等外级路。    二、西部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限制因素    1、制度成因。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问题的制度成因主要是由

6、于“自下而上”的筹资机制和“自上而下”的用资机制导致有关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供给严重不足、不当。首先,“自下而上”的筹资机制是随着我国长期坚持的“城乡分治、以工促农”发展战略逐步形成的。长期以来,我国实施城乡分治战略,使得城市和农村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筹资过程正好相反:前者自上而下,后者自下而上。这种战略的弊端因为1978年以来的改革政策得到放大,造成农村社会政府转换职能的同时不仅没有解决资金来源,反而加重了资金匮乏。尤其是1994年实施的分税制和2000年开始进行的以“三取消、两调整、一改革”为主题的农村税费改革使农村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供给发生了巨变,出现了公共

7、产品与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缺位现象。实施分税制后,中央与地方虽然划分了财权,但事权仍是模糊交叉的,特别是在农村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方面,本该由上级政府投资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却有相当数量通过转移事权交由下级政府提供,甚至村民自治委员会还承担了较多的政务,供给主体错位现象严重。这样就形成了财权层层上收,而事权层层下放,乡镇以下政府财权和事权越来越不对称的局面。农村税费改革加剧了这种不对称。  2、观念层面:对供给主体认识模糊,致使责任不明确且影响制度创新。农村公共产品是相对于农民私人产品而言,用于满足农村公共需要,具有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的社会产品。农村公共产品中的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