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后理想主义时代的困惑———甫跃辉小说论

探究后理想主义时代的困惑———甫跃辉小说论

ID:25868535

大小:66.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1-23

探究后理想主义时代的困惑———甫跃辉小说论_第1页
探究后理想主义时代的困惑———甫跃辉小说论_第2页
探究后理想主义时代的困惑———甫跃辉小说论_第3页
探究后理想主义时代的困惑———甫跃辉小说论_第4页
探究后理想主义时代的困惑———甫跃辉小说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探究后理想主义时代的困惑———甫跃辉小说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探究后理想主义时代的困惑———甫跃辉小说论上世纪80年代后期,尤其是90年代以后,理想主义的终结、人的消失、人的死亡、人文精神的失落之类的声音不绝于耳。这一判断背后的价值取向、文化立场、知识谱系、问题意识不无差异,甚至大相径庭。李劼在回顾人文精神讨论时说明了当时存在的分歧,包括他在内的一部分知识分子针对的是专制主义以及与之相关的传统,另一些则是对商品经济冲击的故作惊恐。差异背后的历史共识隐约可辨,理想主义的式微日益凸显。市场对公共领域、个人生活的腐蚀,政治与市场互相缠绕、互相嵌入及伴之而来的问题,80年代重建的人道主义和个人自由价值体系的人为

2、中断等,无疑从不同方面侵蚀着理想主义大旗。  然而,终结、消失、死亡的内在因素不容忽略,我们对这种理想和人文信念的最强有力的批判却来自知识分子的内部,理想精神消逝或死亡的征兆却是文化内部发出的。换言之,我们谈论的精神危机、价值错位、理想失落,更是知识分子的意识特征,是知识分子在社会转型期的精神症候。从思想史的角度看,80年代后期兴起的反激进主义即开始清算知识分子的乌托邦理想。在一些反激进主义者看来,五四、文革,以及文化热构成一条激进主义线索,百年中国之所以多灾多难,盖因激进主义太强而导致不断革命的缘故。余英时指出:中国百余年走了一段思想激进化

3、的历程,中国为了这一历程已付出极大的代价。这激化的起点就是转型时代出现的思想气氛或心态,我们称之为历史的理想主义。之后对道德理想主义的讥讽,对告别革命的鼓吹,亦可在这一思想史脉络中加以理解。  作为社会躯体中的文化神经,文学及时而敏感地回应时代的震动。如陈晓明所说:在80年代后半期的中国,大写的人(人的理想)已经萎缩,先锋文学已经无力创造出具有正面肯定价值的人物,即使反面价值的人物也未必能确定作品的艺术价值和艺术水准。旷新年表达了类似的观点:1980年代后期,随着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登陆中国,先锋文学以欲望和暴力的书写成为了人性恶的证明,颠覆了

4、新时期初期大写的人及其有关人性的神话,宣告了理想主义的终结和人之死,使人从世界的中心退出,导致了人的消散和人道主义潮流的衰竭。除了他们所说的先锋文学外,大写的人在其他作品中同样已经萎缩。如果说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还多少存有理想主义的流风余韵,人物作为独异个体而不是道德主义的集体人格确立其主体性存在,那么对大部分新写实小说而言,高蹈的理想主义已被现实的一地鸡毛所取代,知识分子的启蒙角色不复存在。而到王朔和王小波笔下,知识分子反复成为被揶揄、被反讽的对象,理想主义几乎成为伪崇高、假道学的代名词,避之唯恐不及。  理想主义受到了冲击,教育功能被滥

5、用从而引起了反感,救世的使命被生活所嘲笑,曾经的理想主义者像躲避瘟疫一样喊出了躲避崇高的口号。无论是归来者的一代还是知青一代,他们中许多人的创作从80年代到90年代经历了从崇高到反讽的转变,这同样有力地证明了如下判断:90年代以来,理想主义的重建在总体上显得疲乏无力。韩少功的《归去来》中,黄先治疲惫不堪地喊出我累了,妈妈;贾平凹的《废都》中,庄之蝶终于心力憔悴地倒下;徐坤的《斯人》中,诗人已经永远消失;格非《沉默》中的知识分子发出的最后声音是:为理想而痛苦并不可怕,可怕的就是看着它终于成笑谈。李洱呼应100年前尼采的上帝死了,无可奈何地喊出《

6、导师死了》。尽管有张炜、张承志、史铁生、韩少功等一批持之以恒地坚守理想主义高地、重视精神气质的作家,但理想主义整体的溃败是不争的事实。因此,这里不妨用后理想主义时代指称80年代后期一直延续至今的时段。  以上时代环境和思想文化、文学状况,既是甫跃辉的成长背景,又是他问题意识和艺术经验的重要。早在法国批评家丹纳的《艺术哲学》一书中,就强调过文学艺术创作与种族、环境、时代之间的密切关系。作为一位纯文学作家,甫跃辉的写作从个体经验出发,有意识地赓续庞大的写作传统。与前辈作家虽然存在代际差异,但同时面临诸多相似问题,在这同中之异与异中之同间,甫跃辉寻

7、找着自我表达的途径。因此,我愿意在这样的思想文化语境和文学传统中理解甫跃辉的小说创作。  一  当我们说甫跃辉的许多小说带有自叙传色彩的时候,这并不是说那些小说里写的都是他自己的事,而恰恰是,在那些个人气息、个体经验之外,可以看到80后一代的生存境遇和精神肖像。因此,尽管甫跃辉走在纯文学的道路上,并一再强调小说艺术的自足性,但文学批评仍不能轻易将世界拒之于文本的大门之外,而应看到它们之间的复杂关系,如萨义德所说的那样,肯定文本与人类生活、政治、社会和事件存在真实(existentialactualities)之间的关联。  甫跃辉的创作题材涉

8、及乡村、小镇、城市,但他不愿意以此作为划分小说类型的依据,也不想为自己找一个写作的根据地如福克纳的约克纳帕塔法,鲁迅的鲁镇,莫言的高密东北乡,苏童的枫杨树乡和香椿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