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ID:25868492

大小:5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3

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_第1页
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_第2页
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_第3页
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_第4页
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郭宁宁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摘要: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国力越来越取决于国家的教育发展水平以及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竞争,因此,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迫切要求。那么,如何使传统的人才培养内容结合社会发展的新因素,重新确定新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每个教育工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关键词:创新教育创新型人才人才培养模式21世纪是人文精神主导社会潮流的时代,也是知识与科学技术高度交叉发展的时代。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和知识经济浪潮的到来,已将高校逐步推向社会发展的特殊位置,高院除了需要肩负传播管理知识与科学技术

2、的使命外,也应成为新知识以及新技术的生产基地。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要性二十一世纪是创新教育大展宏图的世纪,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把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到国家发展战略和提高综合国力的核心地位,这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工作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由科技部、人社部和财政部等8部委共同组织实施的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是一项高端科技人才计划,旨在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培养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创新团队和创业人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加强高层次科技人才

3、队伍的建设。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在重大科技创新领域或是在政府、企业中,都涌现出了无数杰出的创新型人才。例如平均年龄只有30多岁的神舟7号、8号和9号飞船以及天宫1号目标飞行器的研制团队成员,都是我国高校培养的优秀创新人才。但是,创新型人才培养不足也是我国高校教育的突出问题之一。而一个国家高校培养的人才是否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以及较高的创新实践能力,决定了国家前进的步伐。因此,高校应建立完善的创新机制,深入开展教学改革工作,探索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综合素质培养体系,提高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质量,使培养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更好地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二、制约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因素1.单一化的

4、培养模式高校大学生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思想和新事物,但目前很多高等院校的培养模式过于单一,主要表现为:第一、课程结构单一。在课程设置上,往往注重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而忽视了利于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以及发挥个性特长的选修课程,单一的课程设置制约和阻碍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第二,培养目标单一。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传授基础知识,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此培养模式难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也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进而制约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2.固化的应试教育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由于知识的灌输使学生对书本知识过于迷信,即造成一种心理定势,认为书本上的任何理论都是真理,导致学生质疑能力差,学习和探

5、索的热情被逐渐扼杀,这也是当今应试教育的一个副作用。同时,由于所有的问题都有标准答案,学生也只是一味的盲从、被动的学习,导致大学校园里存在只为学分的功利型学习观念,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被迫记了一大堆自己认为没用且不感兴趣的东西,而考试后便会毫不吝惜地将其忘得一干二净,这种“装卸型”的学习方式逐步抹杀了学生的创造能力。3.程式化的考试制度一直以来,规范化的考试都是传统教育评价教学效果和学生能力的主要方式。由于这种规范化的考试具有功利化的考试目的、教材化的考试内容、标准化的考试题型、精量化的评分标准,试题更多的偏重于公式的套用和知识点的记忆,考试方式也比较单一,主要采用笔试的考试形式,最终出现

6、了“一考论英雄”的情况,进而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约束了学生的创新激情。三、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建议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作为创新教育的先驱者之一,曾发表过著名的“创造宣言”——“处处是创造之天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陶行知先生的“创造宣言”正是开展创新教育所要达到的理想境界。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时,应按照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营造出有利的体制、机制及环境。1.实现多样化的培养模式(1)完善课程结构设置以及教学内容。为了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大规模横断科学发展的需要,高校必须强调厚基础、宽口径和高素质的培养目标,加强文理渗透和理工结合。

7、一方面,保证相关理论课程开全、开足,另一方面,要给予公共基础课程足够的重视,适当减少专业课,增加选修课,进而使人文学科的学生能获得科学知识,理工农医等学科的学生能学到人文知识。此外,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大趋势,高校在加强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设时还要考虑到国际化,必须培养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一定优势的人才,并使其能站在一定的高度思考问题,充分发挥其创新能力。(2)以兴趣为导向,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兴趣是开启创造之门的钥匙,通过对兴趣的培养,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