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金融危机的法律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金融危机的法律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ID:25810452

大小:58.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22

美国金融危机的法律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_第1页
美国金融危机的法律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_第2页
美国金融危机的法律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_第3页
美国金融危机的法律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_第4页
美国金融危机的法律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_第5页
资源描述:

《美国金融危机的法律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美国金融危机的法律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摘要】美国的次贷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从法律角度反思有助于我们认识此次危机的根本原因。近年来,在金融自由化的浪潮下,美国金融法律监管不断放松,放贷人无视消费者信贷权益保护规定,一些社区组织借《社区再投资法》“合法地敲诈”银行等金融机构,抵押贷款中“零首付”致抵押转移风险制度失效等都导致了此次次贷危机的爆发。我国应从中汲取教训,加强金融法制建设,加快推进征信管理、证券信息披露、非吸收存款类放贷人监管、消费者信贷权益保护、自然人破产等有关金融法律制度的建设,依法防范金融风险。  【关键词】金融危机次贷危

2、机金融监管    自2007年2月美国次级抵押房地产贷款市场危机的出现,至今已演变为美国整个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的动荡。这是美国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经历的破坏性最强、影响范围最广的一次经济危机。在认识到此次次贷危机严重性的同时,反思危机的根源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从法律角度审视此次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有助于我们更为深刻地认识次贷危机的根源。    一、美国次贷危机的法律原因分析    1.法律监管的逐步放松,为次贷危机提供了孕育环境  美国虽然是世界上资产证券化最为发达的国家,也是全球最大的资产证券化市场,但它却并没有对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实施监管的

3、专门法律,其对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监管的规定散见于各现存的法律中。美国对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监管无论在市场准入、运行过程方面还是在风险防范方面都没有形成一个严格而合理的监管体系。如此宽松的法制监管环境在为美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这一复杂的法律复合产物提供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潜在的金融风险。  2.放贷人无视消费者信贷权益保护的规定,为借款人日后违约埋下了伏笔  放贷人无视《贷款真实性法》、《平等信贷机会法》等有关消费者信贷权益保护的规定,为借款人日后违约埋下伏笔。根据《贷款真实性法》的规定,在消费者借款之前,放贷人应当对贷款合同的重要条款进行标准化披露;

4、根据《平等信贷机会法》的规定,放贷人不得基于不合理的依据(如性别和种族)歧视借款人要求放贷人披露对借款人采取不利行动的理由。然而种种迹象表明这些法律在实践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遵守。放贷人有义务将贷款出借给有清偿能力的借款人,并且让借款人理解这些贷款的条件。然而涉及诈骗、歧视、不公平的贷款条件的掠夺性贷款却在本次次贷危机中大行其道,随处可见。放贷人对借款人的欺诈往往是借助抵押贷款经纪商(人)实现的,抵押贷款经纪商(人)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亦有欺诈表现。除了放贷人对借款人的欺诈之外,还存在借款人对放贷人的欺诈和投资机构对投资人的欺诈。但是,就欺诈对次贷危机的影响而

5、言,放贷人对借款人的欺诈是次贷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3.《社区再投资法》以“公平”为名制造了大量的次级债务,一些社区组织乘机“合法地敲诈”银行等信贷机构  为应对日益增长的地区性撤资和“划红线拒贷”的问题,防止银行不断从收入低且不稳定的社区中榨取资金而再投资到其他收入高且稳定的社区中获得更好的回报,美国国会于1977年通过了《社区再投资法》。美国有学者指出,是政治家制定了《社区再投资法》,他们假定自己比投资人(银行等信贷机构)更有能力发现投资领域,但实际结果却是该法案强迫银行等信贷机构给那些不良信誉的借款人贷款,以致出现大量的不良贷款。《社区再投资

6、法》使得一些社区组织可以“合法地敲诈”银行等信贷机构。《社区再投资法》的实施使得美国每一个社区的信贷机构都被迫持有一些不良贷款的资产组合。为了填补这些不良贷款的风险,许多信贷机构增加了贷款收费,使得原本就存在风险的次贷进一步发展为掠夺性次贷。一旦大量的次贷借款人无法偿还贷款,则信贷机构就将面临破产。可以说,美联储通过货币政策制造了房产泡沫,而作为放贷人的信贷机构机构则因《社区再投资法》作出了牺牲。  4.所有权与财产权混淆,“零首付”贷款方式导致抵押转移风险的期望破灭  风险转移是通过购买某种金融产品或采取其他合法措施将风险转移给其他经济主体的一种风险管

7、理方法。当放贷人面对一群信用评分低下并且收入又低的借款人时,如何规避风险成为其应当考虑的首要问题。此次次贷危机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英美法系的危机,这源于英美法系次贷抵押制度的构建。从表面来看,美国住房抵押贷款设置了担保,转移了风险,但实际上这种担保名存实亡。这些用于担保的房屋很多是通过“仅有利率”和“本金负摊还贷款”的方式购买的,首付款比例往往很低甚至是零首付。本质上,借款人对作为担保物的房屋仅仅享有名义上的所有权,而不是事实上的所有权。然而,在眼花缭乱的金融创新之后,人们似乎忘记了这一事实,都以为担保之后风险可以转移给别人,风险已经实现了保险或者分散。殊

8、不知,这里的担保存在着极大的隐患,一旦借款人还款能力不足,房价下跌,房屋重置成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