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805510
大小:5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2
《白花丹素的体外肝毒性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白花丹素的体外肝毒性研究【摘要】目的观察白花丹素在体外对4种肿瘤细胞的作用及其在体外对人胚肝细胞L-O2的毒性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白花丹素对肿瘤细胞和人胚肝细胞L-O2的毒性,比较其IC50值;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白花丹素作用后肝细胞培养上清液中SOD,MDA,LDH值的变化。结果白花丹素在体外具有较强抗肿瘤作用,同时对人胚肝细胞L-O2有一定的毒性作用。结论白花丹素是优良的抗肿瘤药物,对肿瘤细胞有明显毒性作用,同时具有一定肝毒性,使用时应注意监测肝功能。【关键词】白花丹素;人胚肝细胞L-O2;肝
2、毒性 Abstract:ObjectiveTodetecttheantitumoreffectofplumbaginandthetoxicityofplumbaginonhumanlivercellL-O2invitro.MethodsMTTassayedtotestthetoxicityofplumbaginontumorcellandhumanlivercellL-O2.ThecontentsofSOD,MDAandLDHinculturalsupernateeasuredbyultravioletspec
3、trophotometry.ResultsPlumbaginhadstrongtoxicityontumorcells.PlumbagininhibitedtheproliferationofhumanlivercellL-O2inadose-dependentmanner.ConclusionPlumbaginisanexcellentantitumordrug.Plumbaginhastheinhibitoryeffectonproliferationoflivercells. Keybagin;Human
4、livercellL-O2;Toxicityoflivercell白花丹来源于蓝雪科蓝雪属,主要分布于西南省份,广西民间用于散疮、消肿、通经活络,并治蛇伤、风湿乳腺炎以及慢性气管炎等症。韦金育等[1]采用体外抗肿瘤药物筛选MTT法对50种广西常用中草药、壮药进行抗肿瘤筛选,在稀释1∶10时白花丹对肝癌细胞呈现明显抑瘤作用,稀释1∶100时白花丹仍有明显抑瘤作用,在29种有抑瘤作用的药物中,白花丹是具有明显抑瘤作用的5种药物之一,白花丹素(plumbagin5-羟基-2-甲基-1,4-萘醌)是白花丹的主要物质基础,
5、近年的研究结果表明白花丹素是白花丹中具有抗肿瘤作用的主要成分[2,3]。一般来说,抗肿瘤作用强的药物毒性也大,其对肝的毒性如何,未见有 2.5MTT法测定白花丹素的肝毒性按“2.4”项下方法在96孔培养板中加入人胚肝细胞L-O2悬液。待细胞完全贴壁后,实验孔加入系列浓度白花丹素20μl每个浓度设3个复孔,并设阴性对照孔和空白对照孔。培养箱孵育24,48h,同法测定白花丹素对人胚肝细胞L-O2的抑制率,计算平均抑制率及IC50值。 2.6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SOD,MDA,LDH值取对数生长期的
6、人正常胚肝细胞L-O2用胰酶消化后,用RPMI-1640培养液吹打制成细胞悬液加入6孔培养板,每孔1.9ml,在5%CO2,37℃培养箱培养24h待细胞完全贴壁后,实验孔加入125μg·ml-1白花丹素标准品0.1ml,另设空白对照组。在药物作用的12,24,48h后,取培养液的上清液按SOD,MDA,LDH试剂盒中所述方法进行SOD,MDA,LDH的测定。 2.7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数据以±s表示,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处理。采用Bliss法求算IC50值。 3结果 3.1MTT法测定结果白花丹素组与
7、空白对照组比较,在31.25~500μg/ml浓度范围内,吸收度A值随药物浓度的增加逐渐减小,说明白花丹素对肿瘤细胞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且具有剂量相关性。结果见表1。同时白花丹素具有一定的肝毒性。结果见表2。表1白花丹素对肿瘤细胞的IC50值(略)表2不同时间白花丹素L-02细胞株的毒性测定结果(略) 3.2SOD,MDA,LDH测定结果用紫外光光度法测定培养上清液中的SOD、MDA、LDH值。结果见表3。表3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白花丹素对肝细胞的毒性作用(略) 4讨论肝脏是外源性化学物质代谢的重要器官,在药物
8、众多靶器官中无疑是最重要的,因此研究外源性化学物质对肝的影响是毒理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4]。研究药物肝毒性的传统方法多采用动物实验,但动物实验所需样品和动物量大,提取、分离并纯化大量中药成分比较困难,实验成本高。近年来,多种体外细胞培养体系已成为研究的有力工具,用培养细胞进行体外毒性分析已发展为早期毒性评价的重要替代方法,在中药新药开发早期建立有效的体外评价体系更是高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