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疗效观察论文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疗效观察论文

ID:25799402

大小:4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2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疗效观察论文_第1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疗效观察论文_第2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疗效观察论文_第3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疗效观察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疗效观察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疗效观察论文.freelL,分3次口服,共治疗15d。1.4观察指标①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②血液流变学指标;③血pH值、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1.5疗效标准参照《中医临床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拟定。显效:治疗后心悸、气喘、咳痰、水肿、双肺罗音基本消失,心功能提高2级,神清,生活能自理,实验室检查指标恢复至发病前情况;有效:各项症状部分减轻,水肿减轻,肺部罗音减少,心功能提高1级,神清,实验室检查指标改善;无效: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指标

2、及心功能无改善。中医心悸、咳、痰、喘、肿症状疗效依据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参照《新药(中药)治疗老年病临床研究指导原则》附件“中医症状计分法”拟定。临床控制:治疗后症状消失;显效:治疗后症状积分值下降≥2/3;有效:治疗后症状积分值下降≥1/3,2/3;无效:治疗后症状积分值下降1/3,或症状无改变。1.6统计学方法数据以x±s表示,采用Ridit分析和t检验。2结果2.1中医症状疗效(见表1)表1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值比较(略)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3、下同)2.2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气分析(见表2、表3)表2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比较略)表3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略)2.3临床疗效治疗组48例,显效25例(52.08%),有效18例(37.50%),无效5例(10.04%),总有效43例(89.58%);对照组42例,显效16例(38.10%),有效17例(40.48%),无效9(21.43%)例,总有效33例(78.57%)。2组比较,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3讨论肺心病心力衰竭属中医学“肺胀”、“心悸”、“喘证

4、”、“水肿”等范畴。本病多由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发展而至。病位在肺,涉及心、脾、肾诸脏。其发展过程多为肺气虚-肺脾两虚-肺脾肾俱虚-心肾阳虚。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为心、脾、肾阳虚,标实为瘀血、痰饮。该病久治不愈,而至肺、脾、肾、心各脏虚损日甚,瘀血、痰浊、水饮内生加重,内生诸邪增多,又进一步损伤阳气,形成恶性循环。因此,肺心病的治疗应当注重益气温阳、活血化瘀、清利水道三法的综合运用,其中益气温阳应当贯穿于疾病治疗的全程。参附龙牡汤出自元代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原本是回阳固脱的经典方剂,在此方的基础上加

5、味后具有益气温阳、活血利水的功效,对肺心病阳虚水泛证有很好治疗作用。方中红参、黄芪补益元气;熟附子温肾阳;桂枝温心阳、通血脉;煅龙骨、煅牡蛎敛阳气;茯苓、白术、生姜健脾利水;赤芍、地龙、红花活血化瘀;紫苏子、橘红降气化痰。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红参、附子均有明显强心作用,并能改善外周和肺动脉血循环;桂枝具有利尿强心、止咳祛痰作用3;黄芪可增强心肌收缩力,保护心血管系统,降低血小板黏附力,减少血栓形成,还具有抗缺氧作用;赤芍、地龙等具有扩张血管、抗凝、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加纤维蛋白原溶解度、降低血液黏稠度、防止血栓

6、形成、增强心肌收缩力、抗心肌缺氧、改善微循环等作用4。诸药相合,对肺心病心力衰竭有较好的疗效。本观察结果表明,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合用参附龙牡汤加味方对肺心病心力衰竭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机理可能与增强心肌收缩力、提高缺氧耐受力、抗血小板聚集、增加纤维蛋白原溶解度、降低血液黏稠度等多途径、多靶点的综合作用有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