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知识与哲学智慧

哲学知识与哲学智慧

ID:25793349

大小:5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2

哲学知识与哲学智慧_第1页
哲学知识与哲学智慧_第2页
哲学知识与哲学智慧_第3页
哲学知识与哲学智慧_第4页
哲学知识与哲学智慧_第5页
资源描述:

《哲学知识与哲学智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哲学知识与哲学智慧哲学知识与哲学智慧  在读图、解构和恶搞一切常规和正统的今天,读文索字,冥思吟想仍然具有莫大的乐趣。冯契先生在他最为重要的一部哲学著作《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中所阐述的三个基本观点使我印象深刻,他曾说:我们的学术、我们的研究、我们的思考、我们的读书等,无外乎就是如何把知识转化为智慧、把理论转化为方法、把观念转化为德性。因此,学习西方语言哲学,笔者认为不应把大师肢解为一些死的教条;不谈真理理论,是不愿意把真理理论谈死(Seekourtruthinthesearchoftruth);不想把维特根斯坦当做语言哲学死的知

2、识来加以拙劣地总结;更应该试着把握传承维特根斯坦先哲们的精神和智慧。当然,这种尝试性地思考可能仍然很拙劣,但坚信真正的哲学不是死的知识,而是对其活的思考。  一、刺猬与狐狸学者的两种类型  英国自由主义思想大师塞亚柏林在《刺猬和狐狸》一书中,根据西方谚语形象地将学者分为两类:刺猬型和狐狸型。刺猬型学者相信宇宙间存在一个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体系。狐狸型学者则不相信任何系统,更不相.L.信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可以靠一个体系就可以解决。美国哲学史家M.怀特把20世纪的哲学史形象地描述为狐狸与刺猬斗争的历史。所谓狐狸,是指注重感性经验和细节分析的

3、英美哲学家,如逻辑实证主义与语言分析学派;而刺猬,则是指热衷建立宏伟体系、崇尚综合方法的欧洲大陆哲学家,如康德、黑格尔以及20世纪的萨特、海德格尔等。而惟独维特根斯坦是一个奇特的例外。他兼有狐狸与刺猬两种文化传统的气质。他不是一个学者型人物,但具有极为深厚的文化修养,他特别钟爱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托尔斯泰的作品。他对人类生存本质的深刻感知,使他在哲学上达到了其他哲学家难以企及的深度。而我们从中也可以得出一些治学研究的启示:  1.兼而有之  究竟是做一个刺猬型学者,还是狐狸型学者?无论是刺猬型,还是狐狸型只不过代表了两种学术风格,有各自

4、的利弊,关键在于与实际吻合。这让我想起金庸与王朔之争在中国文化界引起的那场不小的风波。尽管时至今日也没有一个定论,但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和自己所处环境的学术之路和学术观点。目前,也许当务之急不是在刺猬与狐狸之间做出抉择,而是兼而有之。李梵欧先生曾提到,托尔斯泰既是刺猬又是狐狸。像他的《战争与和平》,整个框架是刺猬型的构架,可是写作却是狐狸型的。也许,这种类型的学者才是时代的选择,也是我们年轻学者的方向。  2.思想智慧闪现个性光芒  正如艺术无个性则亡,哲学无个性也会枯萎、僵死。个性与思想、生活与哲学之间存在着一种深

5、刻的关系。作为一个哲学思考的受难者,一个现实生活的隐遁者。维特根斯坦曾比喻说,一个搞哲学的人,仿佛被困在房子里走不出去。他想从窗户爬出去,可窗户太高;他想从烟筒钻出去,可烟筒太窄。可只要他一回头,就可以看见:原来大门是一直敞开着的!  维特根斯坦带给我们的是具有民族性、个性特点的哲学:有严格思辨,有浪漫诗意;没有故作高深,没有仓促概括。他属于述而不作的思想者,几乎到了惜墨如金的地步。简洁与单纯是哲学的最高境界。凡不可说的,应当沉默维特根斯坦就这样以神秘的朦胧诗一般的语言结束了他的《逻辑哲学论》。就是这本不到10万字的格言体著作,扭转

6、了20世纪哲学的方向。记得《论语》中孔子的弟子颜回对孔圣人的评价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西方圣哲维特根斯坦所给我的就是这种奇异的感觉。我认为先哲在思想巨著中所凸显的深而不晦的知识品格是对青年治学有益。而相较一些青年学子对西学一无所知却一脑门钻入古典大书中,最后搞出一大堆不伦不类的复古主义的国学出来,却是贻笑大方。  二、保持距离地想和跳进去想思考问题的两种方式  通常想要搞清楚某种思想,似乎有两条路子:要么跳进去想,于是产生与这种思想一起想、一起挣扎的冲动和热情;要么与所要搞清楚的思想保持一定距离,免得自己本来也许

7、还清白、端正的头脑被所搞的思想搞坏了。  保持距离地想似乎比较安全。可是,不跳进去想,怎么能把所要想的东西想出点名堂?自己的学养和思想又何以有所提高?我总得跟随某个伟大的前人去想,而非自己胡思乱想。当然,倘若自己没跟对前辈,就惨了无异于毁了自己的思想前程。想来想去,先保持距离地想,然后再跳进去想,再或者反复几次才是较为稳妥的进学之道。哲学思想是光荣榜上各色思想英雄的言论荟萃和分析,不要过分深钻进这个家和那个家,所以要旁骛,要跨学科,要融合。只有这样,才能认真地透彻地从本体论、认识论的不同角度去思考:思维是存在之家(古代哲学)、语言是

8、思维之家(近代哲学)、语言是存在之家(现代哲学)这三个重要哲学问题。  总之,真理、思想和智慧永远只是心身之学而非口舌之学。有些书可以作为知识来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越读书越了解自己的无知;而有些书则可以作为智慧的典范来读,智慧与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