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谭恩美《喜福会》中的后现代美学特征论文

论谭恩美《喜福会》中的后现代美学特征论文

ID:25706432

大小:5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2

论谭恩美《喜福会》中的后现代美学特征论文_第1页
论谭恩美《喜福会》中的后现代美学特征论文_第2页
论谭恩美《喜福会》中的后现代美学特征论文_第3页
论谭恩美《喜福会》中的后现代美学特征论文_第4页
论谭恩美《喜福会》中的后现代美学特征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谭恩美《喜福会》中的后现代美学特征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谭恩美《喜福会》中的后现代美学特征论文.freelyTan)的《喜福会》为什么一出版就引起读者的强烈反响,并被译成20多种文字在世界上广为流传?在对《喜福会》的解读中,文章发现该书隐含了诸如多元化、无中心、戏仿、无序拼贴、反权威等后现代文学元素,正是这样的写作技巧使作品中的表现母女关系的冲突、理解、融合以独特的方式展现出来,使文本更具有冲击力。一、《喜福会》的创作背景二十世纪60年代初,随着科技和经济的迅速发展,现代西方社会进入了后工业阶段,而西方现代文化也经历了一次新的裂变.freelyTan)1952年出生于美国加州奥克兰,70年代就读医学院,但是因为她从小就对语言非常敏感,对文

2、学非常感兴趣,取得了语言学硕士学位。大学期间就开始创作,自然而然地受到了当时这股最具冲击力的文化浪潮的影响,1989年出版的处女作《喜福会》带有明显的后现代印记。像所有的后现代思想家诸如尼采、海德格尔、到德里达、怀特海等一样,谭恩美对中国和中国文化有一种天然的亲近:她的母亲属于旧中国的第一代美国移民,她拥有自身的独特优势——来自母亲的中国传统文化,母亲的故事是谭的创作灵感来源。霍伊在为《后现代主义词典》撰写序言中,讲了一段很耐人寻味的话;“从中国人的观点看,后现代主义很可能被看做从西方传入的中国的最近思潮;而从西方的观点看,中国则常常被看做是后现代主义的来源”。从《喜福会》的文本蕴含的

3、后现代元素来看,谭恩美与这些后现代思想家有着相似的地方:那就是,反叛权威,反叛主流文化,反叛现代文明。二、《喜福会》中后现代美学特征哈桑在1987年出版的《后现代转折》一书中列出了对抗现代主义的后现代主义特征:“达达主义、反形式、游戏……互文性、修辞学、句法、不确定性、内在性。”西方很多不成熟的读者总喜欢把文学当做历史现状来读,于是《喜福会》极大地满足了他们的东方主义的期待感。主流学术界未将此书从后现代主义的角度加以研究,所以本文立足从以下三方面的后现代特征入手,对本作品加以解读。1.互文性在文本和文本之间相互指涉、相互影响的现象在文学理论界早就受到关注。法国结构主义符号学家克里斯蒂娃

4、早在二十世纪60年代就将这种现象定义为“互文性”或者“文本间性”(intertextuality)。她认为,文本产生在文本间的引述、参照、回应中,通过一种无名的、无法追溯的文化话语,文本构筑起自己的多义性。也有一些批评家直接将互文性定义为文本间的拼贴、抄袭,和改写等,当然这种做法很早就有尝试了,比如前人有对庄严的史诗进行改写。互文性含义复杂,而且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改变,到了后现代则成为作家打破传统,颠覆传统的有力武器。《喜福会》主要表现在对神话典故的戏仿和拼贴。戏仿是一种有意的改写。“拼贴”(collage)源自绘画,后为作家所借用,指各种典故、引文、参考,外来表达等混合使用,通过将这种

5、毫不相干的片段合成一个新的整体的方法来表达后现代的反传统、反原则、反秩序。母亲经常不断地给谭恩美讲中国故事,谭恩美创作之前常常回中国母亲的故乡旅行,并进行文化考察,随后谭恩美将自己对母亲的传统文化的独特理解全部揉进其处女作《喜福会》的创作中。《千里鹅毛一片心》是改写和拼贴运用得最明显的一章。开篇时,作者使用鹅毛意象,是有深刻寓意的妙笔,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典故当中,“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鹅毛代表深深的情意和殷切的希望,象征着主人公母亲对女儿满腔情意和殷切希望,符合中国人的心理表征,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种希望无异于丹麦作家笔下的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故事,在旧社会的中国,母亲们生活在封

6、建礼教压制下和日本大举入侵中国的内忧外患时刻,中国母亲象征着伸长脖子却够不着幸福的丑小鸭,当她们下定决心远渡重洋,给后代重建一个白天鹅的成长环境,把女儿们培养成拥有爱和尊严的白天鹅,谭恩美移植了鹅毛丰富的文化内涵。《喜福会》的第一章的第二个故事移植了一个来自中国《孝经》中的惊人的一幕:“只见她挽起衣袖,拿起一把锋利的小刀,割在自己的手臂上,我不敢睁眼看她。母亲在自己的手臂上,割了一片肉,眼泪从她脸上淌下,血也‘答啦’,‘答啦’往地板上滴。妈妈把手臂上的那片肉放入药里……妈妈设法撬开外婆的嘴巴,把汤药喂进去。”通过塑造母亲许安美的孝女形象,一方面抨击了家长制,同时也颠覆了封建礼教的权威,

7、当然也在某种程度上宣扬了孝敬父母的美德作用,孝在构建良好家庭关系方面有积极的作用。作者除了移植“割肉疗亲”、“预知祸福”、“阴曹地府”等神秘的东方色彩,还改写了中国古代神话嫦娥奔月。映映回忆幼时随家人于中秋去太湖划船赏月,不慎落水,被人救起,送至湖岸边,而迷失了回家的路,一路上偶遇一民间节目——嫦娥奔月。她看到嫦娥偷吃王母娘娘送给她丈夫的仙桃,因此而飞升到月宫,之后,嫦娥的生活孤独而寂寞,她身心也备受煎熬。映映看完后顿生同感,也向嫦娥倾吐了自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