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693484
大小: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2
《浅谈建构和谐数学课堂的几点策略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建构和谐数学课堂的几点策略论文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只有建构和谐的数学课堂,学生才会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过程中,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从中体验探索数学知识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只有建构和谐的数学课堂,学生才会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过程中,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从中体验探索数学知识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认识到数学的价值,真正使学生在情感、能力、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获得全面和谐发展。一、使教学内
2、容和学生学习相和谐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一个支点和窗户。学生要学习的是基于这一支点之上的知识,要认识的是透过这个窗户的整个世界。教学中教师既要尊重教材,有效合理地使用教材,同时又不能拘泥于教材,要根据学情对教材进行合适、恰当的再创造,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兴趣盎然。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这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重组教材内容,改变它的呈现形式,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如由学生说出一些最简分数后,师生从中一起选出四个,让学生自己任选其中的两个组成加法或
3、减法算式,然后将这些算式分类。进行分类时,学生就把已学的知识(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和未学的知识(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区分开来。这样既可以复习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使学生明白只有计数单位相同时,分数才能直接相加减。又进行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新知的探索,有利于知识的正迁移,更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二、使教学方式和学生内需相和谐学习兴趣是学生有选择的、积极愉快学习的一种心理倾向。如果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乐此不疲,而在时间与精力上不作计较。1、创设数学情境,诱发兴趣。
4、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教师应为学生创设数学学习氛围,让学生陶醉于数学学习的情境之中,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在教学“有限小数与无限小数”时,上课伊始,教师就对学生说:“过去都是老师考你们,今天让你们来考老师,好吗?你们说一个最简分数,老师马上告诉你们,这个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学生们说出了不少最简分数,老师把这些最简分数分别填入能化成有限小数和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两个圈内。起初学生感到怀疑,经过验算学生们确认老师的答案无误。于是以佩服的眼光注视着老师,急于探究谜底的迫切心里便油然而生,为课堂营造出想学的氛围
5、与探索新知的欲望。2、利用游戏,寓教于乐,调动学习兴趣。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形象思维强于抽象思维,对新奇事物往往具有好奇心。在教学中利用游戏等活动,设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因数和倍数”时,即将下课时老师设计了一个“动脑筋离开教室”的游戏:老师说的数正好是你们的学号的同学可以离开教室,然后说2的倍数,30的因数……直到所有的学生离开教室为止。通过这个游戏,学生既巩固了本节课的内容,教师又检查了教学效果,学生兴趣浓厚。3、成功的体验,增强兴趣。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
6、性。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使各种学生都能感受到数学问题的挑战性,并通过自身的努力,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能体验到成功带来的愉悦。在教学三年级上册乘法单元复习时,先让学生观察一组算式,从中发现规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将前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三个数;也可以先将后两个数相乘,再与第一个相乘,结果不变。然后出示:120×12,你会计算吗?(不会,还没学三位数乘两位数呢!)你能用刚才的规律进行计算吗?学生马上想到用120×3×4或120×2×6来计算。这样让学生体会到运用这个规律可以将暂时不会的题目转化为我们已经学
7、会的知识来解决。这样的教学设计更让学生体验到成功。三、使呈现方式和学生思维相和谐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具有极强的抽象性与逻辑性。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直观与形象思维接触抽象的逻辑知识。现代教育媒体能够有效地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化静为动、动态逼真。学生可以通过各种现代化媒介获取信息,帮助思考,促进学习,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促进生生、师生之间的交往与合作。在教学五年级下册“数对”时,课的结尾部分: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出一个摸奖游戏。屏幕上不停地闪现数对,让学生点击鼠标确定数对,再让这个数对相应座位上的同学去摸奖
8、,这个学生自己点击鼠标摸奖,而奖品所放的位置又是用一个数对表示的。这个游戏既巩固了学生对数对的认识,同时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四、使科学评价和学生发展相和谐同样的半杯水,有的老师看到的是空的一半,而有的老师看到的是已有的一半。教师要注重发现学生“好”的方面(已有的半杯水),要注意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多让他们看到自己的长处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