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上的绿星星》教学设计之一

《耳朵上的绿星星》教学设计之一

ID:25685806

大小:5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2

《耳朵上的绿星星》教学设计之一_第1页
《耳朵上的绿星星》教学设计之一_第2页
《耳朵上的绿星星》教学设计之一_第3页
《耳朵上的绿星星》教学设计之一_第4页
《耳朵上的绿星星》教学设计之一_第5页
资源描述:

《《耳朵上的绿星星》教学设计之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耳朵上的绿星星》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目标   1?能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自主认识和书写本课要求认写的字,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   3?了解课文内容,学会保护环境,懂得给别人快乐,自己才会得到快乐的道理。  教学重点   1?识写生字。   2?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让学生学会保护环境,明白只有你给别人一分爱,你才会得到更多的爱,才会有快乐。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挂图,生字词卡片。   学生:收集有关互敬互爱、保护环境的小故事。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

2、故事导入,提示课文题目   1?孩子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   2?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   3?老师很有感情地讲故事,直至讲到“没有比这更美丽的了”。猜猜看,小松鼠耳朵上的绿星星是天上的星星吗?如果不是,那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学了课文就会知道。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桌互读课文,互相检查是否把生字读准了,把课文读通顺了。   3?指名分段读课文。   4?开展读书比赛。请学生自己先读一读、练一练,然后推荐或自我推荐读全文。   5?提问:读了课文,你喜欢谁?为什么?  

3、三、自主识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指名认读。   2?学习书写生字。    (1)同桌互相交流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2)全班交流。    (3)选出难写的字,看笔顺表自己书写。    (4)按正确的笔顺在书上描红。    (5)指导书写,教师板书示范。    (6)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四、自读入境,质疑深情   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想,星星为何会挂在耳朵上?颜色怎么会是绿色的?耳朵上的绿星星到底是什么样的?   2?集体交流、评议。   3?小松鼠过生日,它想怎样打扮才会漂亮呢?(生回答。)   4?指导朗读:小松鼠是怎么说的?应该怎么读?小

4、草、玫瑰又是怎样说的?试着读一读。    (期间采用各式各样的读:抽读、范读、齐读、赛读等,让学生从读中感受小松鼠为何高兴,小草、玫瑰为何不愿意。)   5?过渡:小松鼠没摘小草,也没摘玫瑰,空着手回家了,生日晚会上它会漂亮吗?    (1)生自读“晚上……心里甜滋滋的”这三段。    (2)出示句子:晚上,朋友们都来祝贺小松鼠的生日。大家一见到小松鼠,都叫起来:“啊!小松鼠今天真美丽!”(教师范读这句话)出示卡片“祝贺”。想想看,朋友们会用什么方式祝贺小松鼠的生日?谁能用“祝贺”说话?    (3)小松鼠对着镜子看,她惊讶地发现了什么?请用“”勾画出来,出示卡片“惊讶”

5、,引导学生体会“惊讶”的意思。    (4)讨论:小松鼠为什么会惊讶?(小组讨论,集体交流。)    (5)学生自己读小松鼠的发现,体会绿星星的美。    (6)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绿星星的样子。      学生自己练习,休会怎样才能把这句话读美。    (7)通过读书,你知道“绿星星”是谁吗?它们为什么要来打扮小松鼠?引导学生读最后一段,体会“打扮”、“心地善良”、“甜滋滋”的意思。    (8)你觉得小松鼠美丽吗?你喜欢小松鼠吗?为什么?(引导学生学习小松鼠,做一个心地善良的孩子。)  五、情景交融,分角色读   1?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有感情地读一读。   2?请

6、学生戴上自己准备的头饰分角色在小组里读一读。   3?抽生分角色朗读。  六、拓展迁移,积累感悟    课后收集心地善良、关爱他人的小故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