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现代语文教育的重心位移的方向分析

对现代语文教育的重心位移的方向分析

ID:25609142

大小:5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1

对现代语文教育的重心位移的方向分析_第1页
对现代语文教育的重心位移的方向分析_第2页
对现代语文教育的重心位移的方向分析_第3页
对现代语文教育的重心位移的方向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对现代语文教育的重心位移的方向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对现代语文教育的重心位移的方向分析.freel.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209.②陈钟梁在《期待:语文教育的第三次转变》(《语文学习》,1996,(9))中曾提出语文教育已经历了两次转变:第一次是20世纪初,从“文学型教育”转变为“文字—语言型教育”;第二次是改革开放后十多年,从“文字—语言型教育”转变为“语言—思维型教育”。他期待第三次转变,即转向“语言—人的发展”。黄行福在《从我国语文教育的历史看语文教育本体的演变》(《江西教育科研》,1997,(5))中提出教化本体、智能本体、人文本体三阶段论。③笔者认为,虽然在20世纪上半叶,也开始注重语言应用功能,可那个时候受语言研

2、究所限制,还处于静态语言学阶段,不可能提供动态言语知识,所以那一时期的语文教学还只能停留在语言教学阶段。20世纪后半叶,语言学界开始由静态语言研究向动态言语研究转向,这为语文的言语教学提供了可能性。④李维鼎.越出雷池,轻装前进——从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说起J.语文学习,1984,(5).⑤李维鼎.语文言意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290.⑥李维鼎于2000年7月出版了《语文言意论》,对言意互转进行了深入探讨。⑦王尚文于1995年出版了《语感论》,2000年7月出版了《语感论》(修订本),对语感教学进行了深度研究。⑧洪镇涛.是学习语言,还是研究语言?——浅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误区

3、J.中学语文,1993,(5).⑨庄文中.建构中学语言教学体系J中学语文教学,1998,(1).⑩雷良启,余应源.吸收当代语言学的适用理论,建构语文教学科学化的言语知识体系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11)李海林.语文教育研究大系(理论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88.(12)朱晓斌.写作教学心理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14.(13)韩军.限制科学主义,张扬人文精神J.语文学习,1993,(1).(14)皮特·科德.应用语言学导论M.上海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研究所,译.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3:12.(15)(16)

4、陈钟梁.是人文主义,还是科学主义?——语文教学的哲学思考J.语文学习,1987,(8).(17)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李海林.言语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18)(19)郑敏.世纪末的回顾:汉语语言变革与中国新诗创作J.文学评论,1993,(3).(20)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徐汝舟,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66.(21)转引自郑敏.世纪末的回顾:汉语语言变革与中国新诗创作J文学评论,1993,(3).(22)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8.(23)顾黄初,郭兆云.新时期语文

5、教学改革的历史轨迹J.语文学习,1989,(9).(24)(25)王丽.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60、39.(26)笔者认为,必要的语言知识、技能训练对语言能力的发展还是需要的,关键是语言知识的积极掌握,要有利于改善感性生命的直觉经验,有助于灵活运用。此处属于矫枉过正。(27)王森然.中国国文教学概论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4.(28)20世纪德国哲学家卡西尔(Cassirer,E.)在《人论》中给“人”下了一个全新的定义:“从人类文化的角度来看,符号化的思维与符号化的行为是人类生活最富有代表性的特征,可以把人定义为符号动物。”转引自王铭玉.语言符

6、号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