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质疑学法指导激发学生问题意识

重视质疑学法指导激发学生问题意识

ID:25596104

大小:5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1

重视质疑学法指导激发学生问题意识_第1页
重视质疑学法指导激发学生问题意识_第2页
重视质疑学法指导激发学生问题意识_第3页
重视质疑学法指导激发学生问题意识_第4页
重视质疑学法指导激发学生问题意识_第5页
资源描述:

《重视质疑学法指导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重视质疑学法指导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福建罗源县教师进修学校第二附属小学(350600)黄耀爱因斯坦说得好:“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使学生的情感因素参与其中,让他们作为解决问题的主体投入学习,这是提高学生问题意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而发现问题的基础是让学生掌握质疑方法。一、从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提出问题由于问题具有障碍性的特点,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就应该成为学生提问的组织者和指导者。通过挖掘教材内容,分析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思维方式,因势利导地创设能反映问题实质的教学情境。具体地说,可以把所教的知识或编成故事,或通过直观演示,或让学生动

2、手操作,或组织竞赛等等,进而引导学生顺着情境进行观察、思考,促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疑惑和“愤”、“悱”的心理感受,提出问题。这样,学生在发现这些问题的同时,就已经形成较为深刻的问题表征的作业场景和问题空间,对下一步分析问题表征大有帮助。例如,教学《圆的面积》时,教师先用电脑演示一头被拴在木桩旁的牛吃草的情境。启发学生,看到这一情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该情境内容虽简单,却已经充分反映了圆的面积的问题实质:圆心(木桩)、半径(绳长)、圆的面积(牛吃草的最大范围)。以趣促疑,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很快就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圆的面积的本质问题:牛吃草的最大范围是什么图形?什么是圆的

3、面积?怎样求圆的面积?求圆的面积与拴牛的绳长(即圆的半径)有什么关系呢?接着,教师再趁势将一个圆平均分成若干等分,启发学生动手拼摆成已学过的图形。学生在操作中获得形象和表象,同时质疑:圆能拼成我们已经学过的近似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吗?拼成的图形的各部分与原来圆的半径、直径或周长又有什么联系?怎样从中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此时,学生的问题意识主要表现为,有较强的数学好奇心和求知欲,对事物有爱寻根究底的意愿和积极态度。二、从学生的已有经验提炼问题问题的抽象性是数学学科的特点之一。小学生的思维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因此,就要求教师将

4、数学问题与生活紧密联系,引导学生将已有的学习、生活中的知识、经验积累作为“现实原型”,用数学语言(数学概念、符号、命题、公式等)抽象出客观事物或现象的量性特征,从而得出相应的“数学模型”(即数学问题)。小学阶段的数学问题绝大多数是与学生学习、生活紧密联系的问题。以教学“乘法分配律”为例,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启发学生以平常购买文具等具体的生活经验积累作为“现实原型”,回忆一些具体的生活实例:每只铅笔5角钱,每本练习簿8角钱,买3支铅笔和3本练习簿一共应付多少钱?学生对于这样亲身经历倍感熟悉的具体问题不难凭经验解决。方法一:5×3+8×3=39;方法二:(5+8)×3=

5、39。然后,再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比较、讨论,从中寻找“数学模型”,抽象出数学问题:为什么两种计算方法不同,得数却相等?能否将方法一和方法二互相转化?其中有什么规律吗?根据这个规律能否进行简便计算?怎样简算?此时学生会有针对性地在现实生活中寻找问题的“原型”,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从生活实际中提炼出建构和应用方面的数学问题,逐步培养问题意识。三、在新、旧知识比较中思考问题问题具有探究性。为了促进学生发现问题,我们常常把学生置于一个存在新、旧知识“矛盾冲突”的问题情境中。当学生面临时这样的问题情境,发现“矛盾”但又缺乏对策时,会引发新的问题。此时教师必须把握数学系统性强的

6、学科特点,抓住知识间的联系,针对教材重、难点,作新、旧知识的比较,启发学生探究其中的异同,从中思考出问题。这样的问题往往就是新知识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是一堂课需要发现的主要问题。例如,“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是“整数除法”的后继发展知识。教学重点是除数的小数点的处理。教师可以紧扣两者间的本质联系,设计一组比较题:475÷25;47÷0.25。学生解答后一题时卡壳,但又缺乏现成对策,试图在新、旧知识间搭起一座桥梁,借助老方法解决新问题,于是就思考出这样的问题:第二题与第一题有什么不同?怎样使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变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而商的大小不变呢?依据又是什么呢?学生提

7、出的问题有明确的目标指向性,对所提的问题能正确表述,说明有较强的问题意识和质疑能力。四、针对未知问题引进辅助问题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曾经指出:“如果你不能解决所指出的问题,可先解决一个与此有关的问题。你能不能想出一个更容易着手的有关问题?一个更普遍的问题?一个更特殊的问题?一个类比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常常需要引进辅助问题。而一般情况下,小学生比较容易提出一些终极性、总结性的问题,这样的“大”问题不能适应学生直接解决问题的要求。因此,当学生提出一些“大”问题时,教师还应该指导和鼓励学生提出为解决这些问题而必须先行解决的“小”问题。举个例子,教学“长方体的认

8、识”时,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