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585685
大小:5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1
《《针织服装设计》课程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实践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针织服装设计》课程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实践论文..【摘要】:以高职院校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在《针织服装设计》课程中,通过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引入项目驱动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巩固知识。关键词:针织服装设计;教学模式;实践探索一、《针织服装设计》课程的特点及教学现状《针织服装设计》课程是针织技术与针织服装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针织服装的设计特点、针织服装的设计规律等,能根据流行主题设计针织服装单品及款式
2、,能掌握针织服装的流行趋势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形成良好的专业习惯,为专业实习及毕业设计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强调对理论课程的知识点验证,教师针对每个模块知识点的专业知识讲解、分析之后,再布置相关的练习,学生通过实践练习,来巩固知识点的内容。以针织服装设计课程中的款式设计这一模块知识点为例:教师通过图片和设计师的优秀作品等实际案例,首先对针织外套、运动衫、T恤、泳装、内衣等针织单品的款式、廓型及内部结构进行分析和讲解,让学生熟悉和了解各类针织服装,为了加深了解,通常会布置绘制各类服装平面图的作业,
3、要求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后,在课堂上完成。这种传统模式的教学,虽然对知识的巩固及加深有一定的效果,但比较呆板和乏味,缺乏设计创作的激情,对于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信心,我们在该课程教学中引入项目驱动教学模式,使学生既能了解针织服装设计的基本原理,又能从实训项目中找到基本理论的落脚点,可以做到真正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二、明确《针织服装设计》的课程目标1,职业能力目标能熟练绘制针织服装单品与系列款式平面结构图;能根据指定风格绘制服装效果;能选择合适的针织常用
4、面、辅料;能进行风格场景氛围营造;能制作针织品牌服装的商品企划。2,知识目标能描述针织面料的分类及性能特点;能描述针织服装的设计特点及规律;能描述针织服装的廓型特征;能收集并分析针织服装流行资讯;能描述针织服装的风格流派及特征;能分析针织服装目标客户群。3,态度目标养成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品德;养成遵守规章和作业标准的工作习惯;养成善于动脑,勤于思考,及时发现问题的学习习惯;养成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三、针织服装设计课程项目驱动模式教学的实施1,课程项目设计课程项目的选取和设计是项目驱动教学的关键步骤。根据教学
5、进度和教学计划,教师选取合适的项目,该项目要包含本课程所要学习的知识和相关前导课程知识.不能包含或应尽量少包含还没有涉及的知识。合适的项日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在融洽与和谐的情境中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本课程与达利(中国)有限公司针织中心合作,根据教学计划内容,共同设计针织服装设计开发项目,以及项目实施的方法及流程,并邀请企业的相关人员到课堂中来讲解项目的相关事项。通过共同协商设计,引入教学的课程项目如下:组织学生对达利的针织品牌进行调研,了解品牌风格,面料、色彩及款,将调研结果进行分析,针对品牌的
6、风格,结合流行趋势,为品牌设计出本季的一系列流行款式,完成品牌的企划书,并挑选有代表性的款式打板制作成衣。2,课程项目实施(1)划分小组小组人数以3—4人为宜,推选组长,引导学生推选的组长能起到带头和组织作用,一般要求组长有较好的设计能力和组织能力,由兴趣比较高的学生担任。组员采用自由组合,但是教师要引导,以保证组与组之间大体上要平衡。(2)布置任务邀请企业的专家到课堂中来讲解项目的相关事项,教师要向学生具体详细地讲清任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认清了自己要完成的任务后,自然愿意去完成。(3)市场调研组
7、织学生来到达利公司的丝绸世界大卖场,对达利公司的针织品牌进行调研,了解品牌的风格、面料、设计细节等,针对其中的针织系列服装进行具体分析(4)学生实施每个小组的同学在调研之后需完成PPT一份,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汇报,向大家展示调研成果,并结合流行趋势,设计一个系列的针织服装,制作该品牌下一季度的企划书,其中包括:目标企划、情报企划、概念企划、搭配企划、品目企划。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能采取“放鸭式”,教师作为教学组织者、实施者,教学的指挥、调度仍掌握在教师手中,应该让学生知道怎么做,指导学生想办法、找出路,特别是对在
8、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适当的辅导,使每个学生都能顺利完成任务。这一阶段,教师既是“指导者”、“导航者”又是学习伙伴,让学生在亲切友好、和谐平等的气氛中进行知识、技能的学习。3,课程项目评价学生完成任务之后,教师要展示其成果,进行讨论、总结、评比。评价包括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在此项活动中的表现等,多褒奖,少贬低,以激发学生进行下一轮学习的兴趣。本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