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阴清热利咽法治疗小儿慢性咽炎38例临床观察论文

养阴清热利咽法治疗小儿慢性咽炎38例临床观察论文

ID:25582661

大小: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1

养阴清热利咽法治疗小儿慢性咽炎38例临床观察论文_第1页
养阴清热利咽法治疗小儿慢性咽炎38例临床观察论文_第2页
养阴清热利咽法治疗小儿慢性咽炎38例临床观察论文_第3页
养阴清热利咽法治疗小儿慢性咽炎38例临床观察论文_第4页
养阴清热利咽法治疗小儿慢性咽炎38例临床观察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养阴清热利咽法治疗小儿慢性咽炎38例临床观察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养阴清热利咽法治疗小儿慢性咽炎38例临床观察论文.freelg/(kg·d),分3次口服,外涂康肤霜,每日2次,对急性期有糜烂、渗出的患儿外敷黄连素溶液。两组均4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皮损面积明显减少。结论中药内服外洗治疗婴儿湿疹疗效显著。【关键词】婴儿湿疹;中医药;内服;外洗;临床观察婴幼儿湿疹是皮肤科常见病和多发病.freelin,取汁50mL,两煎药汁混合共为100mL,每日50mL,口服。药浴用白矾5g、马齿苋50g、黄柏30g,煎液浓度为15%~30%,水温在38

2、~42℃为宜,每天洗浴2次,每次20min。4周为1个疗程。2.2对照组给予扑尔敏0.35mg/(kg·d),分3次口服。外涂康肤霜(本院制剂室研制,含少量去炎松、护肤霜等成分),每日2次。对急性期有糜烂、渗出的患儿外敷黄连素溶液(黄连素5片研成粉加500mL开水溶解,温凉后用湿毛巾外敷患处),每日2次,每次20min。4周为1个疗程。2.3注意事项乳母忌食辛辣、鱼腥等刺激性食品,患儿忌食牛奶、羊奶、鸡、鱼等容易引起过敏之食物。宜改喂母乳或乳代粉喂养。本病不宜用温热水洗澡或洗脸,可改用芝麻油清洗局部,更不宜用香皂

3、或肥皂等刺激品洗之,不宜穿有毛衣服。发病期间切忌接种牛痘及各种预防针,以免引起不良反应。不要让患儿用手抓挠患处,以防感染,可戴手套预防(用纱布或棉布做手套)。3结果3.1疗效判定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拟定。临床治愈:皮损完全消退,自觉症状消失。显效:皮损消退70%以上,自觉症状明显改善。有效:皮损消退30%以上,自觉症状有所改善。无效:皮损消退30%以下,自觉症状无明显改善。3.2临床疗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

4、表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4讨论婴儿湿疹俗称奶癣,常发于1~6月的婴儿,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皮肤炎症反应,体胖婴儿多发。它的病因复杂,形态多样,渗出明显,部位不定,皮疹可反复发作,若治疗不及时,可出现较为明显的糜烂和渗液,很容易引起继发感染,常造成患儿及家长的不安和焦虑。近年来婴幼儿湿疹发病率有逐渐上升趋势,而且易成慢性反复发作。西药目前常用口服抗组胺药,外用激素类软膏治疗,虽可暂时缓解症状,但停药易复发,不易为患者家属接受。西医认为本病与特异性过敏体质有关,故又

5、称“特应性皮炎”“异位性皮炎”“遗传过敏性皮炎”等,要改变人的特异性体质是困难的,因此认为婴儿湿疹无法根治。中医认为人的体质分为寒、热、虚、实等类型,可以用药物来调整,特别是婴幼儿体质尚未定型,可以后天再塑。婴儿正在发育变化之中,易虚易实、易寒易热,体质也易变化,因此越早调治效果越好。中医古籍中虽无湿疹这一病名,但许多文献对于该病症状的描述极为相符,如“浸淫疮”“肥水疮”“旋耳疮”“奶癣”等。如《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中记载:“敛疮始发头屑间,胎中受热受风缠,干痒白屑湿淫水,热极红晕类火丹。”《外科正宗·奶癣》

6、云:“奶癣,儿在胎中,母食五辛,父餐炙,遗热于儿,生后头面遍身发为奶癣,流脂成片,睡卧不宁,瘙痒不绝。”《证治准绳》云:“胎毒疮疥,回禀胎热,或娠母饮食之毒,七情之火。”《诸病源候论》云:“癣病由风邪侵入皮间,变成隐疹,并予儿饮乳,乳汁渍污儿面而生。”病因源于先天禀赋不足,属于易感性体质;后天饮食不节,失其调养;环境气候,居处触物;易激急躁,情志所伤;外因风、湿、热邪趁势袭扰,风性扬上、善行数变而见搏邪于肌肤,呈多形性损害,瘙痒无度。湿热充斥肌腠则见皮疹红肿灼热,脾虚湿盛见流津浸淫,或见迁延反复,日久则伤及阴血,

7、出现血虚风燥。病因总为湿热内生,所谓“诸痛痒疮,皆属于火”5。故治疗总以清热燥湿为主,通过中医辨证分型加减治疗本病,方中龙胆草、茵陈大苦大寒,上清肝胆实火,下泄肝胆湿热,泻火除湿,切中病机;生石膏、栀子辛甘大寒,清热泻火,尤善清胃经实热;紫草、牡丹皮、马齿苋凉血解毒;金银花、连翘、野菊花清热泻火解毒;白鲜皮、苦参清利湿热为其专长,又有凉血解毒、祛风杀虫的作用;竹叶、甘草利湿清热。诸药属苦寒燥湿伤阴之品,故用生地黄养阴,使祛邪而不伤正。诸药合用,则血脉调和,瘙痒自止。辨证使用中药从根本上改善患者体质,取得了满意的临

8、床疗效,不失为治疗婴儿湿疹的良法。现代研究6苦参中所含有效成分氧化苦参碱有抑制变态反应的作用。白鲜皮、茯苓皮可以止痒、燥湿、杀虫,能明显拮抗组胺、慢反应物质,具有抗变态反应以及抗微生物的作用;野菊花、栀子具有抗菌、抗病毒、促进白细胞吞噬功能等作用;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对各种细菌有抑制作用。本方适用于湿疹的治疗,对于合并有渗液及面积过大者均未见有不良反应,而且避免了过量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