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581590
大小:174.53 KB
页数:59页
时间:2018-11-21
《幼儿园大班-写字课教案怎么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教学目标:通过引导学习使学生提高认真上好写字课、必须写好汉字的思想认识,增强写好汉字的决心和信心。教学重点:写好字的重要性。教学难点:怎样写好字,如何树立信心。教具:范字挂图、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1、询问学生假期生活学习情况,有没有参与文体活动等。2、了解本班学生基本情况,有哪些同学有书法绘画特长,有没有同学参加过书画类比赛。二、讨论学习阶段:1、引导学生讨论写字重不重要,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如何认识写字的意义。(可以集体参与讨论,将不同意见观点整理,一起分析)2、小组讨论:为什么有同学尽管很努力但写字
2、进步总不明显,原因有哪些?是方法的问题、是坚持的问题还是思想的问题?3、合作讨论:怎样写好字?同学们有怎样的观点和想法?同学们希望老师怎样帮助大家。三、分析研究阶段:1、讲述现在写字教育的现状,深圳近几年教育相关部门在写字教育方面做出的政策和倡导的方面。2、近几年中高考对卷面、写字的要求情况。四、计划与要求:1、本学期我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准备实行的一些活动。(班级书法角的建立、学校书法比赛的计划、校外书法展览比赛作品的选送等)2、课堂必须遵守学校的“五一二”纪律要求,做好双姿。认真按时完成作业。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可以主动找老师商量,有利于学
3、习的建议老师一定会配合运用。五、课堂小结。六、作业布置:准备钢笔或中性笔一支,作业本用中方格。 第二课横画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横画的形态特征和运笔方法,基本掌握横画在具体字中的灵活使用。教学重点:认识横画的形态特征和运笔方法。教学难点:横画在具体字中的灵活使用教学过程:一、 引导阶段:1、同学们,在汉字中有一个基本的笔画是一个很特别的笔画,它一笔是一、两笔是二、三笔是三,这个笔画是?对了,同学们回答的很好,就是“横”画。2、那么横画有几种呢?你能说出横画的几种名称来?二
4、、 分析研究:1、小组分析: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从这些字中找出横的变化,你能分别说出它们的名称吗?一 二 王 正 文 十 丁 女2、教师引导总结:同学们看得很清,分析的也不错,横从大的方面分为短横、长横,但在具体的形态上却又有不同,有着各自很多种叫法,如:平切横、仰切横、短平横 、右尖横、长平横、长俯横等。今天我们只学习基本的短横、长横这两中写法。 3、学习研究:1、长横:起笔稍顿,向右行笔,略向右上方倾斜,收笔回带、提收。注意横画不要过平或向右下方倾斜,起笔、收笔时顿笔不能过重。如:“正”字,下面一横为长横,倾斜度约3-5度。
5、2、短横:写法同长横,行笔缩短距离,注意短横倾斜度的大小。如:“二”字,第一横应向右上方倾斜7-8度。3、同学们临写基本笔画长横和短横5遍。三、自主学习:1、练习:一、二、三、上、土、王、正。练习时注意长横、短横的倾斜角度、长短和两横之间的距离。每字练习5遍。2、练习时不要出现:1横画过平过直,2起笔顿笔过重,3长横不到位或弯度夸张四、探究学习、试写古诗,注意体会横画的使用。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五、小结、 第三课竖画教学目标:通过学习,
6、使学生了解竖画的形态特征和运笔方法,基本掌握竖画在具体字中的灵活使用。教学重点:认识竖画的形态特征和运笔方法。教学难点:竖画在具体字中的灵活使用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1、 点评上节课学生完成作业情况,肯定表扬优秀学生。2、 提问:同学们,竖画是在汉字中出现最多、是一个很常用的笔画,很多同学竖画写的已经很不错了,可是竖画有几种呢?有哪些书写要求呢?有同学能说说吗?二、分析学习:1、小组讨论分析:教师出示四个字,请同学讨论它们竖画的异同。十、木、早、川 2、学生总结:有两种竖,一种是尖的、一种是圆头的。 3、教师出示:两种竖的名称,悬针竖、垂
7、露竖,并放大示范,讲述不同写法。三、研究阶段:1、垂露竖:起笔稍顿,向下行笔,收笔向上回笔提收。竖应直,不应倾斜。任何一个竖画都可以写成垂露竖。2、悬针竖:起笔稍顿,行笔向下至三分之二处,提笔出锋,书写速度较快。竖应直。悬针竖用在字的最后一笔是竖画。3、练习基本笔画,垂露竖、悬针竖各写10遍。4、单字练习: “十”字:体现长横,竖不要过长。 “下”字:体现长横,中竖应直,在中心线上,最后一点偏上,点画向右下倾斜45度,注意长短。 “平”字:第一横向右上方倾斜7-8度,第二、三笔点、撇呼应,再写长横,最后写竖,竖应直,且在中心线上
8、。 “干”字:注意短横长横的距离,竖应直,在中心线上。 “千”字:注意横撇不要写成斜撇,体现长横,竖应直。三、探究练习: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写2遍。四、 小结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