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560714
大小:61.6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21
《浅析泻青丸治疗小儿抽动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泻青丸治疗小儿抽动症刘志娟(凉山州中丙医结合医院四川丙昌615000)【中图分类号】R285.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1672-5085(2010)32-0046-02【摘要】小儿抽动症是目前儿科常见疾病,木文简要论述关于泻青丸治疗该症肝胆郁热型的治疗体会。【关键词】泻青丸抽动症多发性抽动症,又称为抽动秽语综合症、Tourette综合症(TS)。虽然木病的名称为“抽动秽语综合症”但秽语症状并非木病所必须其备的条件。目前我国大多数学者主张将木病称为多发性抽动症或Tourette综合症。近年来,TS
2、有增多的趋势,其原因可能与木病的认识提高加上环境因素及心理因素的影响有关。该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其发病可能与遗传因素、神经递质失衡、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等诸多方面有关。目前尚未找到一种特异性检查方法用于诊断TS。脑电图、诱发电位、神经影像学检查(CT、MRI、SPECT、PET)等只能作为诊断的辅助依据,用于排除其他脑器质性病变。国内外学者均采用临床描述性诊断方法对多发性抽动症进行诊断,目前我国大多数学者倾向于釆用美国DSM-IV中有关多发性抽动症的诊断标准。1994年美国《精神疾病诊断统计手册
3、》第四版发表了有关多发性抽动症的诊断标准:(1)具有多种运动性抽动及一种或多种发生性抽动,有时不一定在同一时间出现。所指的抽动为突然的、快速的、反复的、非节律性的、刻板的动作或发声。(2)抽动每天发作多次,通常为一阵阵发作,病情持续或间断发作己超过一年,其无抽动间歇期连续不超过3个月。(3)上述症状引起明显的不安,显著地影响社交、就业和其他重要领域的活动。(4)发病于18岁前。(5)上述症状不是直接由某些药物(如兴奋剂)或内科疾病(如亨廷顿舞蹈病、病毒感染后脑炎)引起。中医文献中无此病名,但根据发病机制及
4、临床特点应归属于“瘛疯”、“抽搐”、“慢惊风”等范畴中医认为:本症的发病与肝、肺有关。《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爆强直,皆属于风”。肝的经脉上行,贯膈而注于脉,肺气升发,肺气肃降,关系到人体气体升降运动。若肝气郁结,气郁化火,就可上灼肺阴,形成木火灼金,金鸣异常,而症见怪叫。“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稚阴稚阳”、“纯阳之体”,故有“肝常有余”之说。肝主统泄,藏血,主筋、开窍于目,其华在爪。若情志郁结,肝失疏泄,日久化火,热极生风,肝风内扰;肝血不足,心失所养,心
5、神不定,睡眠不安;血虚生风,筋脉失养,则见不自主扭肩、耸肩、手足徐徐颤动,肌肉抽动无常等症;肝强脾弱,肝乘脾则口撮,口唇蠕动。肝气横逆,脾失健运,水湿停运,痰浊内生,上逆于脑,蒙蔽神志则抽动,呼叫,秽语不由自主。肝肾冋源,肝阴不足,虚风内动,精血失充,相火内炽,金鸣异常,而症见怪叫。小儿脾常不足,脾虚失却健运,水湿潴留,聚液为痰,壅滞胸中,则胸胀满。故本症病位在肝,责在脾、肺、肾三脏。治疗则以疏肝理气,平肝熄风,健脾利湿,滋补肝肾为主。典型病例李蒙,男,9岁,冕宁县人,2008.4.8出诊。其母代述患儿于
6、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频繁眨眼,起初认为是故意来引起重视,但一月前症状加重,曾在医院做脑电图和CT均无异常,曾服西药治疗无效(具体用药不详),遂来就诊,患儿频繁眨眼,伴见右侧嘴角阵发性抽搐,双手颤动,急躁易怒,人便干小便黄,纳可,舌边红苔薄黄,脉弦数。诊断为抽动症(肝胆郁热),治以清热泻肝,熄风至痉,选用泻青丸,处方:龙胆草15克、山栀10克、防风10克、羌活10克、当归12克、川芎12克、全蝎一条、蜈蚣一条、僵蚕10克、钩藤10克、白蒺藜10克、洒军5克水煎服,4剂。4月12日复诊上述症状均较前减轻,续用
7、前方去全蝎、蜈蚣、酒军加白芍10克、茯苓10克、甘草3克,水煎服6剂,症状消失,三诊用六君子加味、党参20克、茯苓15克、炒白术15克、白芍10克、蒺藜10克、当归10克、川芎12克、防风10克、僵蚕6克、祛夏10克、陈皮6克、甘草6克收功,随访一年未再复发。该患儿系风邪入侵致肝失条达,肝阳上亢,引动肝风而症眨眼,双手颤动,急躁易怒,肝旺乘脾而症见嘴角抽搐,舌红苔黄,脉弦数均为肝阳上亢之象。方中龙胆草、大黄:苦寒厚味,沉阴下行,直邪热从二便下行。iL川芎、当归乃血分之药,能养肝血而润肝燥,又皆为血中气药,
8、辛能散而温能和兼以培之也入厥阴而散泻之,所以抑其怒而折之于下也。羌活:气雄,防风:善散,故能搜肝风而散肝火,所以从其性而升之于上也。少阳火实,多头痛B赤,川芎能上行头目而逐风邪。少阳火郁,多烦燥,栀子能散三焦郁火而使。佐以僵蚕、钩藤、白蒺藜平肝定晴,全蝎、蜈蚣熄风止痉。复诊吋加白芍、甘草柔肝养血,茯苓健脾。《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篇说:“夹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及根据五行乘侮规律的理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