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559318
大小:5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1
《浅析我国中高职教育衔接课程设置模式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我国中高职教育衔接课程设置模式论文摘要: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衔接主要是教学上的衔接,教学衔接的基础是专业设置的对口衔接。针对当前我国中高职教育衔接出现的现实问题,作者认为中高职教育衔接的课程设置应整体考虑,宜采用模块化的课程形式摘要: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衔接主要是教学上的衔接,教学衔接的基础是专业设置的对口衔接。针对当前我国中高职教育衔接出现的现实问题,作者认为中高职教育衔接的课程设置应整体考虑,宜采用模块化的课程形式、“3+2”的中高职学制模式,构建一体化的课程体系,科学地制订中高职衔接的专业教学计划。关键词:中职;
2、高职;衔接模式;课程体系1我国中高职教育衔接存在的几个问题1.1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概念界定本文中的“职业教育”仅限于狭义,即正规教育学制体系中的职业教育。“中高等职业教育”是专指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的中学(高中)和高等教育阶段两个层次。“课程”是指为实现特定的教育目标有计划开设的各种专业与基础课程,通常以教学计划的形式体现出来。“衔接”原指事物间相连接,是一个效率问题,本文专指以最小的教学消耗而使课程内容相融通。1.2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核心问题我国当前中高职衔接模式主要有两大类型。一为相对独立性的衔接结构,即中职和高职根据国
3、家规定的学制年限实施教育,学生主要通过升学考试进入高职院校学习;二为相对一体化的衔接结构,即中职与高职根据整体设计的课程体系所形成的一种学制性衔接模式,如五年制、中高职连读和专本纵向沟通等等。因此,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核心是课程衔接。2我国的中高职衔接教育衔接模式2.1学制衔接的模式依据我国目前中高职衔接的具体情况,中高职衔接划分为学制和非学制两种基本模式,其中,学制衔接是外延式的衔接模式,非学制衔接是内涵式的衔接模式。学制衔接又包括一贯制和分段式两种模式。第一,一贯制衔接模式。主要表现为在地推行的中高职五年一贯制招生、教
4、学与管理模式。主要招收应届初中毕业生入学,连续学习五年。这种模式主要采取三、二分段形式组织教学。第一阶段为中职教育阶段,,即前三年一般能力培养阶段,主要学习文化基础知识与专业基础知识;第二阶段是高职教育阶段,即即后两年职业能力培养阶段,主要学习专业课、专业技术和职业能力。两个阶段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第二,分段式衔接模式。这种模式的学生先完成三年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习任务,再通过特殊的招生考试(3+X招生考试),到专业对口的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学习二至三年,因此,这种模式有3+2或3+3两种。2.2非学制衔接的模式第一,建
5、立了有助于中高职衔接的政策保障体系。教育部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规,规定构建中高职衔接的职教体系是我国职教发展的目标之一,这为我国职教发展指引了方向;剔除了不合理的规定,如对中职毕业生接受高等教育的限制,使得中高职衔接有了前提和基础;政策还规定我国要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这使中高职衔接有了对接的更大的空间与机遇。第二,促进了我国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毕业生为进入高等职业学校学习,必须先满足入学条件,掌握中职阶段必备的基础知识与基础技能,这就迫使中等职业教育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高等职业院校为了培养高于中职阶
6、段质量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也愿意招收一大批中等职业教育阶段的优秀毕业生入校学习,真正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与优势,因此,促进了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的相应改革。3构建中高职教育衔接的课程体系3.1中高职衔接的解决基本思路中高职教育衔接是世界职教发展的潮流,中高职衔接发展的高级阶段,应该是从注重形式的衔接(比如学制的,衔接)到注重内涵的衔接(如课程的衔接)的发展。这种发展仅仅依靠单个的职业教育教学机构是不现实的,有关行政部门应该从宏观的角度,借鉴国内外经验,在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实验的基础上,提出内涵式衔接的合理思想,并采
7、取具体、明确、可行的内涵式衔接的保证性措施。因此,我国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基本思路是实现普通教育职业化与职业教育普通化,从学制衔接向内容衔接转变,实行学分互认;学习发达国家的经验,在制度上进行创新。3.2中高职教育衔接的课程体系构建研究3.2.1中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的对口衔接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衔接最主要是教学上的衔接,教学衔接的前提与基础是专业设置的对口衔接。现行的教育部普通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00年版)、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2005年版),中职与高职专业目录中的各自分类、专业名称有一定区别,但中职
8、与高职专业存在着对应关系。高职专业目录所列专业是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体现了职业性与学科性的结合。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新版专业目录正在修订当中,新版专业目录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努力体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国家产业振兴规划、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科学技术进步特点,紧密结合国家重点产业、新兴产业和地方特色产业的发展需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