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554068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1
《正视问题 克服阻力 推进改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正视问题克服阻力推进改革
2、第1内容加载中... ——银川市“事改”工作当前面临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及解决建议目前,我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正在按照市委和政府确定的方针和步骤进行,当前正在进行聘用制的推行和各单位“事改”方案的制定和审批工作。聘用制的推行首先从市直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开始,现已签订鉴证聘用合同60份,另有十多各部门正在与职工签订合同,推聘工作进入了实质性阶段。各部门“事改”方案的制定也正在积极进行中,有的单位已经进入实施阶段。总体来说,当前“事改”工作进展相对稳定,但进度不尽如人意,这与当前工作中存在的一
3、些问题有一定关系。一、存在的主要问题(一)缺乏配套政策规范。目前我市“事改”主要政策依据是《银川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和《银川市事业单位未聘人员安置办法》,推聘方面执行自治区的《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试行办法》和《聘用合同鉴证办法》,涉及岗位设置、竞争上岗、社会保险、分配制度改革和领导人员聘用的政策性文件没有出台,聘用制的推行方面也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导规范,这对各部门制定“事改”方案和“推聘”产生了不利影响。(二)部门间行政职能发生冲突。主要表现在事业单位中工人身份人员的管理权限问题。按照传统的职能分
4、工,事业单位工人的进入由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行使审批管理权,而按照“事改”破除干部工人身份界限的精神和自治区聘用制《试行办法》“原劳动合同制职工按本办法重新签订聘用合同”(第十五条)的要求,次此推聘不分身份全部签订聘用合同,由人事部门予以鉴证。这个问题直接牵扯到今后事业单位补充工人身份的人员是签订劳动合同还是聘用合同?下一步推聘已签订劳动合同的如何处理?这形成了部门间管理职能上的冲突。(三)机制性障碍问题。主要表现在聘用合同目前还没有与养老保险实现对接。随着劳动合同制度的完善,劳动合同与养老保险形成了密切的联系,但
5、聘用合同却还没有建立这种联系,在实际工作中签订了聘用合同后若要办理养老保险就必须签订一份劳动合同,这样一来除造成手续复杂、程序烦琐外,更重要的是将会引起适用法律法规上的混乱和错位,势必带来今后事业单位管理上的混乱和无序。此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对事业单位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开展会产生不利影响。(四)推行全员聘用制的单位范围问题。目前政策界定的“事改”单位范围是除依照公务员制度管理的事业单位以外的事业单位,但这些事业单位情况仍千差万别,有相当部分的事业单位具有执法权,其人员构成却以工人身份的人员为主,这部分单位是否参加
6、“事改”?还有一些和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关系“密切”的事业单位人员混用不分,如何改革?这些问题的明确关系到“事改”是否留有死角、是否彻底。(五)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自主权问题。部分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放权要求强烈,认为国家既已不负担单位经费,单位又实行企业化管理和独立核算,从有利于单位自主发展和落实用人自主权的要求出发,人事编制部门应当重新定位自身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关系,改变传统的一视同仁的管理方式,实行宽松自主的管理以区别于对全额拨款和差额拨款单位的管理方式。(六)政策性障碍和旧有观念影响问题。对“事改”政策的不了解
7、和认识不足,使“事业单位不实行养老保险”的观念仍然占据着一些行政决策部门和事业单位领导的认识,导致在政策制定方面出台的一些政策与“事改”精神相矛盾,造成相关工作出现新的障碍和阻力。典型的一个例子是自治区社保局《关于在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流动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处理意见的通知》(宁社险字[2003]11号文件)规定,企业职工调入事业单位后要停止并封存养老保险账户,这一规定不但对我市从新进人员(尤其是企业调入人员)开始办理养老保险形成障碍,更对我市接受“企业办学”继续开办养老保险造成实质上的不利。出现这些问题原因是
8、多方面的,有的反映了组织安排上督办力度不够,有些是事业单位新旧人事管理体制转换形成,而有些则反映了“事改”小组的协调作用还尚未充分发挥,而最主要的原因则是各部门对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了解不足理解不深所致。应该认识到,改革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属于正常现象,改革就是改旧立新,出现新旧体制的碰撞在所难免,关键是看如何对待如何解决。根据不同问题的性质,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改革中出现的这些阶段性问题并非难以克服。二、解决问题的建议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