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552187
大小:3.51 MB
页数:65页
时间:2018-11-20
《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孔子》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古代最有名的老师,被世人尊称为“万世师表”的是谁?你知道吗?21、孔子了解孔子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在家排行第二,世人又称他为“孔二”,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是古代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在民族文化的发展史上是一个极重要的人物。儒家学派创始人他在鲁国做过官,又曾游说(shuì)四方,一生的主要活动是聚众讲学,由此建立了中国古代第一个私家学派——儒家。儒家:崇奉孔子学说的重要学派。学说内容重视伦理道德教育,其核心是“仁爱”,它的经典是封建统治阶级的最高教条,成为中国封建文化的主体,也为后代保存了丰
2、富的民族文化遗产。朗读课文,理清思路1.自读思考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分几部分来写的?2.交流(“孔子生平”及“小故事”)。读一读,写一写仲育儒核厉粮怨祭祀覆教育儒家核心抱怨祭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厉害隐晦韦编三绝推崇概括zhòngyùrúhélìliángyuànjìsìfù粮怨祭祀覆仲育儒核厉zhòngyùrúhélìliángyuànjìsìfù齐读,注意它们的书写……读音:如仲(zhòng)儒(rú)祀(sì)笔画:如怨(夕)祀(巳)仁:古代儒家的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人与人相互亲爱。隐晦:不明显,不容易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
3、己所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韦编三绝:形容读书勤奋刻苦。注意一下下面词语:近义词优秀--优异推崇--尊崇依靠--依赖奉行--实行概括--总结核心--中心抱怨--埋怨厉害--凶猛为所欲为--随心所欲反义词优秀--平庸隐晦--明确抱怨--谅解君子--小人厌恶--喜欢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1.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一、(1.2)孔子的生平。二、(3-8)讲述孔子的几个故事。2.默读1.2自然段,思考:为什么称孔子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要点:(1)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早期儒家学说,教导人们怎么为人处世。因此,人们称他为
4、圣人。(2)流传于世的一部《论语》,其中许多思想,可让人终生奉行,而且沿用至今。默读第1自然段介绍了孔子哪几方面的情况?边读边思考孔子的名、字、生活年代、所在国家、历史地位和成就。总起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用称赞的语气读一遍圣迹图(表现孔子讲学、众多弟子学习的情景)读第二自然段,想想这段重点简介了什么?课文介绍了生平的哪些情况?讲述了他的几件事?这些内容各在文中哪些自然段?初读课文,整体感知4件事一(3)与子贡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二(4)不喝盗泉之水三(5-7)与弟子谈君子与小人及“识人不易”四(8)晚年读《周易》《
5、论语》《论语》是早期语录体散文,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纂录而成。《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家学派最主要的经典。lún《论语》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在编排上,《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篇、章之间并无紧密联系,只是大致归类,并有重复章节出现。你知道《论语》一书的由来是什么?价值是什么?过去曾有过“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现在则强调“半部《论语》学做人”,如能把《论语》这本书读懂、读通、读透,就可以深刻把握做人的道理。读读论
6、语,对于我们思考怎样做人、帮助我们“修身养性”,是很有意义的事。二、孔子生平小故事:1.与子贡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不喝“盗泉”之水;3.与弟子谈君子与小人及“识人不易”;4.晚年读《周易》。第一个故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贡问(他的老师孔子)说:“有什么话是可以终身奉行的吗?”}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就回答)说:“那就应该是“宽恕”了吧!自己不想要的,也不要施加给别人。”}第一个故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两句点名了孔子答语的意思,指出这是古人推崇的为人处世准则,它
7、的同义语是“推己及人”.推,推想,推断。用自己的心思去推想别人的心思,也即设身处地,用对待、要求自己的态度去对待、要求别人。读第三自然段孔子提出了什么主张?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所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孔子教育我们要做怎样的人?试着举例说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说自己不愿意的,不要施加给别人。教育我们要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做事要将心比心。遇到事情时能学会换位思考,不能只考虑自己的感受,而忽略对方的感受。为此,做人应有宽阔的胸怀、足够的爱心和对别人的尊重、体谅之心,能以平等之心对
8、待别人。第二个故事:不喝“盗泉”之水为什么孔子口渴得厉害,却不喝一口“盗泉”里的水?盗,即盗窃,孔子认为“盗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