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影像导航在内镜鼻窦、颅底手术中的应用

电磁影像导航在内镜鼻窦、颅底手术中的应用

ID:25496878

大小:55.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20

电磁影像导航在内镜鼻窦、颅底手术中的应用_第1页
电磁影像导航在内镜鼻窦、颅底手术中的应用_第2页
电磁影像导航在内镜鼻窦、颅底手术中的应用_第3页
电磁影像导航在内镜鼻窦、颅底手术中的应用_第4页
电磁影像导航在内镜鼻窦、颅底手术中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电磁影像导航在内镜鼻窦、颅底手术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电磁影像导航在内镜鼻窦、颅底手术中的应用【摘要】探讨电磁影像导航系统在内镜鼻窦、颅底手术中的优缺点。方法:12例患者,其中慢性鼻窦炎、鼻息肉5例,脑脊液鼻漏2例,慢性鼻窦炎合并脑脊液鼻漏1例,筛窦异物1例,垂体瘤1例,额、筛侵袭性丛状神经纤维瘤病1例,鼻咽、斜坡韦格纳肉芽肿1例,均应用InstaTrak电磁导航系统行鼻内镜手术。结果:术前准备平均15?min,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术后未出现并发症。结论:电磁导航系统能帮助术者确定术区周围重要解剖结构,减少并发症。尤其是在既往手术或病变破坏了鼻腔、鼻窦解剖标志的情况下,导航系统对术者的帮助更大。【关键

2、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内窥镜检查鼻疾病影像导航系统Toevaluatetheadvantagesanddisadvantagesoftheelectromagicimageguidancesysteminendoscopicsinusandskullbasesurgery.Methods:Oftoidsinus,onepituitarytumor,oneinvasiveplexiformneurofibromatosisinfrontalandethmoidsinusandoneesserkinger教授建立内窥镜鼻窦手术(endoscopics

3、inussurgery,ESS)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以来,其应用范围逐渐向邻近区域如鼻咽、颅底等相邻结构和器官扩展,形成了内涵更为丰富的鼻内镜手术(nasalendoscopicsurgery,NES)。鼻内镜手术因其部位深在,管腔狭窄,解剖精细,构造复杂,毗邻着众多生命攸关的神经、血管,故手术难度高、风险大。尤其是既往手术及(或)广泛性病变破坏了术区解剖标志,进一步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和危险性。影像导航系统的出现使我们有了一种新的术中定位手段,起到了减少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疗效的效果,某种程度上改变了手术径路,扩大了微侵袭手术的范

4、围,使一些大的手术改在腔内进行[1]。2001年1112月,我科在电磁影像导航系统下完成12例鼻内镜手术,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2例中男6例,女6例,1445岁,平均32岁。除1例慢性鼻窦炎患者在局麻下手术外,其余均在全麻下手术。1.2疾病类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5例,脑脊液鼻漏2例,慢性鼻窦炎合并脑脊液漏1例,筛窦异物1例,垂体瘤1例,额、筛侵袭性丛状神经纤维瘤病1例,鼻咽、斜坡韦格纳肉芽肿1例。1.3导航设备美国VisualizationTechnology有限公司的InstaTrak耳鼻咽喉影像导航系统。1.4操作方法1.4.1

5、术前准备InstaTrak导航系统由计算机工作站、吸引器探头和塑料定标头架构成。术前1?d患者佩戴塑料定标头架行术区螺旋CT扫描。扫描间隔1.5?mm,图像经电缆传入工作站。1.4.2术中导航佩戴术前扫描时所用塑料定标头架,启动导航软件,自动配准,注册吸引器探头作为术中定位装置,直和弯探头均可经鼻置于鼻腔、鼻窦内各个位置,并同时显示于荧光屏上水平位、冠状位和矢状位图像中,以判断毗邻的解剖关系、病灶切除范围及手术进展情况。1.5随访术后随访5年以上。2结果术前设备连接、定标、头架安装等需1025?min,平均15?min。熟练后可明显缩短所用时间。在内

6、镜引导下将吸引器探头置于鼻腔内,导航仪屏幕上即可实时显示探头尖端在冠状位、水平位和矢状位上的位置。术中对颈内动脉管、视神经管、额窦开口、蝶窦开口等重要解剖标志均能精确定位。对于有手术史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可帮助分辨未开放的气房、眶纸板的位置及增生的骨质。对肿瘤患者,可帮助定位颅底及肿瘤的边界,有利于肿瘤的彻底切除。手术过程均顺利,未出现术中、术后并发症。典型病例:例1,男,30岁,鼻部枪击伤后2个月。CT检查发现左侧后筛近颅底处异物(铅弹),术中切除左侧中鼻甲后1/3,开放后筛,在导航系统引导下很快定位,取出异物。手术用时仅30?min。导航系

7、统引导下鼻窦、颅底异物取出可以快速定位,缩短手术时间并避免了术中X线照射(封三彩图1)。例2,女,21岁,左鼻根部隆起、左眼溢泪1年余。已在外院行2次手术治疗。CT检查见左侧额窦、前筛部肿物并穿破中隔侵及右额窦。术中见左眶纸板前部已缺如,眶筋膜尚完整,左前筛顶有一1?cm×1?cm骨质缺损,硬脑膜裸露,肿物与硬脑膜粘连,切除肿物时有脑脊液流出。在额窦底、筛顶结构标志破坏等情况下,应用导航系统提示解剖位置,帮助确定手术进程,最终完整切除肿瘤,并同期修补脑脊液漏。术后病理为侵袭性丛状神经纤维瘤病。术后随访5年余,肿瘤无复发。对于范围广泛的病变,尤其是解剖

8、标志已破坏时,在导航系统引导下手术可以帮助确定术区及临近解剖结构和手术进程,有利于彻底切除病变和保护正常结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