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鹿蒿不同方法提取液抗菌作用比较论文

涿鹿蒿不同方法提取液抗菌作用比较论文

ID:25478389

大小:5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0

涿鹿蒿不同方法提取液抗菌作用比较论文_第1页
涿鹿蒿不同方法提取液抗菌作用比较论文_第2页
涿鹿蒿不同方法提取液抗菌作用比较论文_第3页
涿鹿蒿不同方法提取液抗菌作用比较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涿鹿蒿不同方法提取液抗菌作用比较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涿鹿蒿不同方法提取液抗菌作用比较论文乔海霞张玉妥季建军张彦霞张建树阎飞马飞董媛张进顺【摘要】目的:研究涿鹿蒿水煎剂和醇提物的体外抗菌作用。方法:采用试管稀释法测定水煎剂和醇提物对13种临床常见病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涿鹿蒿提取物对10种细菌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而对3种真菌的抑菌效果较差。结论:涿鹿蒿提取物在体外对细菌有一定抑制作用。【关键词】中草药;体外发生;微生物敏感性试验;涿鹿蒿【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antibacteralfunctionoftheZhuoLuArtemis

2、iaextractsinvitro.Methods:Thetubebrothmethodsonlyfromtheclinic.Results:ZhuoLuArtemisiaisiaholdssignificantantibacteraleffectsonmonpathogensinvitro.【KEYicrobialSensitivityTests,ZhuoLoArtemisia涿鹿蒿为菊科多年生草本蒿类植物,是河北省涿鹿县当地人的一种蔬菜珍品,目前对其研究甚少。我国发现的蒿类有200多种,其中1/3被药用,具有消炎、清热、解毒、活

3、血、止血之效,为了进一步开发利用本地资源,我们对涿鹿蒿的体外抑菌作用进行了初步探究。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1.1药材涿鹿蒿干燥原植物。1.1.2菌种标准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大肠埃希菌(ATCC25922).freelin后加热煮沸。开始用强火,沸腾后改用文火,保持微沸30min~1h,搅拌、趁热过滤。药渣再加蒸馏水煮沸30min,滤过。合并滤液,浓缩成含生药2g/mL的药物原液,灭菌后备用。1.2.2涿鹿蒿醇提物的制备参照陈奇的方法1进行,用60%乙醇提取,浓缩成含生药2g/mL的药物原液,灭菌后备用。

4、1.2.3菌液的制备1.2.3.1标准比浊管配制配制成0.5麦氏比浊,相当于5×(107~108CFU/mL)。其操作参考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指导2。1.2.3.2实验菌液制备将实验所用13种菌的培养物(菌落)用无菌生理盐水制成菌液,浓度相当于0.5麦氏比浊。2008年6月乔海霞等:涿鹿蒿不同方法提取液抗菌作用比较表1中药不同浓度的稀释方法表2涿鹿蒿水煎剂对13种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表3涿鹿蒿醇提物对13种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注:有病原菌生长“+”无病原菌生长“-”1.2.4实验方法两种提取物分别取无菌小试管5支作为一组,共1

5、3组,用MH肉汤、沙保液体倍比稀释中药至待测的最低浓度见表1。另取3支试管,分别标记为“MH肉汤对照”,“药物原液对照”,.freelL,摇匀,放置温箱内37℃,培养24h后观察结果,在对照管符合要求的情况下,将各实验管的培养物接种至相应培养基的琼脂平板上,确定是否有细菌生长。37℃,24h观察结果,以琼脂平板上完全无细菌生长的药物最高稀释度为最低抑菌浓度(MIC)。2结果2.1涿鹿蒿水煎剂对实验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见表2。表2结果显示:涿鹿蒿水煎剂对细菌的抑菌效果强于真菌。对球菌的抑菌作用明显,对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

6、MIC为0.5g/mL。对非发酵菌抑菌效果也较好,不动杆菌,嗜麦芽假单胞菌MIC为0.5g/mL,对肠杆菌科除乙型副伤寒沙门菌外MIC均为1g/mL,乙型副伤寒沙门菌对张家口药液明显耐药,其机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对真菌的抑菌作用较弱,热带念珠菌MIC为1.5g/mL,对白色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无抑菌作用。2.2涿鹿蒿醇提物对实验菌的最低抑菌浓度见表3。表3结果显示:涿鹿蒿醇提物对细菌的抑制作用强于真菌,对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1.0g/mL,对大肠埃希菌无明显抑制作用。3讨论实验结果表明涿鹿蒿水煎剂和醇提物均有体外抗菌

7、作用,涿鹿蒿有一定药用价值,是一种具有潜在开发利用价值的植物资源。涿鹿蒿水煎剂对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非发酵菌的抑菌作用强于醇提物,在抗菌治疗过程中应优先选择水煎剂。水煎剂对条件致病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假单胞菌的抑菌作用较好,MIC为0.5g/mL。本次实验预示了此药可能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特别是针对条件致病菌引起的感染,在使用大量抗生素后产生耐药性菌株,是否可以联合此药来进行有效的治疗?因为中药和抗生素治疗感染性疾病的机制不一样,中医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从抗感染的多个环节用药,综合治疗的作用结果必然可延缓致病菌群产生的耐

8、药性,最终获得最佳治疗效果[3]。是否可用于临床抗感染治疗有待研究。本实验在体外进行,在体内能否达到有效抗菌浓度,控制感染,有待继续探讨,还有必要对藜蒿提取物的抑菌成分及机理作进一步研究,为开发和综合利用本地资源提供科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