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提琴艺术的民族化发展道路

浅谈小提琴艺术的民族化发展道路

ID:25471573

大小:5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0

浅谈小提琴艺术的民族化发展道路_第1页
浅谈小提琴艺术的民族化发展道路_第2页
浅谈小提琴艺术的民族化发展道路_第3页
浅谈小提琴艺术的民族化发展道路_第4页
浅谈小提琴艺术的民族化发展道路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小提琴艺术的民族化发展道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小提琴艺术的民族化发展道路霍斐(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0)【摘要】人类的音乐世界如同地球的物种一般丰富多样,在长期更迭与融合的环境下,逐渐开始向多元化、民族化的方向发展,有西方“乐器皇后”之称的小提琴,经历了漫长的传播、教育、发展等过程,走进国门,丰富了中国的民族艺术,完善了世界音乐大融合的艺术结构。文章通过对小提琴的演奏及创作风格在中国的变化与发展作了简单的研究,从而总结出小提琴艺术在中国的民族化发展道路。【关键词】小提琴艺术;小提琴演奏;小提琴创作;民族化;发展道路小提琴是一种西洋乐器,起源于17世纪的欧洲,是西方音乐中最重要的

2、乐器之一,音色优美,音域宽广,富有极强的表现力,是现代管弦乐队弦乐组中最重要的乐器,也是现代交响乐队中具有较高难度演奏技巧的乐器。一、小提琴的传入与发展西方的音乐历史和其文化历史一样,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其发达的音乐理论对后来的音乐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伴随着器乐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在教堂音乐盛行的中世纪时期,许多拉弦乐器有着不同的形状和名称,这些乐器也就成为了文艺复兴时期维奥尔琴和现代小提琴的原型。可见,西方音乐的文化也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明末清初时期,社会动荡,许多黄头发、蓝眼睛的西方人活跃于中国的土地上,小提琴就是在这个时候由西方传教士传人

3、中国,最初在宫廷中出现,他们积极组建乐队,教授相关课程,并且由中国人参与演出和学习。而之后由于近代中国大门被迫彻底打开,各种文化、科技、艺术等相继进入中国,并且慢慢被国人熟知。19世纪20年代前后,许多受到西方音乐影响的音乐爱好者们逐渐开始重视音乐的发展,认同小提琴艺术教育工作,创办音乐研究组织,创立专门的音乐学科,主动到西方国家学习他们的理念与技巧,邀请世界著名小提琴演奏家来华演出等等,这使得中国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优秀音乐人才,如马思聪、谭小麟、萧友梅等等,极大地促使我们向更系统化、更专业化的音乐发展道路迈进。之后,由于受到抗日战争的影响,社会发展缓慢进行,

4、西洋乐器音乐在国民音乐生活中的程度还不够,拥有的听众数目也较声乐等少之又少,小提琴艺术也不例外,但它所代表的是器乐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并没有阻挡音乐爱好者们对艺术的那份忠贞和热忱,培养出了郑石生、李自立等优秀音乐创作人才,这也为中国化的小提琴作品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小提琴艺术的认同与创新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安定祥和,小提琴艺术也进入了一个黄金发展时期。音乐学院的独立,音乐专门机构的完善,将小提琴设为一门专业学科进行学习教育,适时引导小提琴学习者合作交流,必要时走向世界舞台等等,使得小提琴艺术教育更规范化、更多元化。在当今这个中西交流频繁的时代,各国音乐的

5、融合十分密切,对艺术的追求情绪高涨,新元素的引进也是紧随时代步伐,国人走向世界,我们所呈现出的具有鲜明特点的中国韵昧的作品,让世界看到中国,看到一浪高过一浪的优秀艺术人才伫立于世界艺术之林。这里最具代表性的当属陈钢、何占豪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它把中国含蓄细腻、温婉空灵、豪情坚贞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与此同时,各类形式的音乐节以及交流活动数不胜数,而像盛中国、吕思清等这样的小提琴演奏家也是层出不穷。艺术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在中国小提琴音乐的创作中,不同于中国器乐创作的是,它完全经流传进入本土,没有自己的民族传统积累基础,而对于中国器乐作品的创作来

6、说,在强大的民族背景下,既有自己独特的创作,又有基于传统器乐形式而采用的全新音乐思维的创作。在近代,中国的西洋乐器的音乐创作获得初步发展,并成为城市音乐文化的一个新的组成部分,比如:钢琴作品《和平进行曲》,赵元任,这是迄今为止中国作曲家创作的最早的钢琴作品;黄自的两首创意钢琴曲《创意曲》、贺绿汀的《牧童短笛》等等,从这些作品在音乐构思、技巧运用、旋律写作等方面,不难看出,作曲家没有一味地模仿西方文化传统下的器乐创作的艺术结构,而是基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之下,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人文形态,发展出一条属于我们民族自己的创作风格道路,也使其充分体现伟

7、大的中华民族的精髓所在,这也就为今后的中国作品创作和中国器乐学派的创立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小提琴的音乐创作作品也相继问世,马思聪当之无愧成为中国小提琴家第一人,是近代最具影响力的作曲家和小提琴演奏家,孕育着中国小提琴创作的第一个高峰。随之而来的中国风味作品的大量出现,西洋乐器形式的多样化运用,大大推动了音乐工对作品的创新意识、民族意识、多元意识的思路进程。马思聪曾两次到国外学习,回国之后从事音乐教育和演奏工作,活跃于中国乐坛。作为海归,他清楚地认识到中西音乐的差别与交集,绝不可一味地追求西方音乐文化传统下的作品风格与演奏技术,必须加入本民族的音乐元

8、素,结合中国传统音乐形式,因此,他的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