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英汉比喻的民族特点对比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英汉比喻的民族特点对比论文摘要:比喻是人类语言中最有力的表现手段之一。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英汉两种语言都创造和积累了丰富多彩的比喻,但由于民族文化不同,所产生的比喻句的意义和用法就有所不同。因此有必要研究英汉比喻的民族摘要:比喻是人类语言中最有力的表现手段之一。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英汉两种语言都创造和积累了丰富多彩的比喻,但由于民族文化不同,所产生的比喻句的意义和用法就有所不同。因此有必要研究英汉比喻的民族特点,分清他们各自的文化内涵,这对于英语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关键词:英汉比喻;民族特点;联想;文化;差异作者简介:李良辉,任教于福
2、建省漳州市华安县第一中学。比喻是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极为常见的修辞方式,它是将两个不同性质的事物,取其相同或相似之处进行比较,以熟悉比生疏,以具体比抽象,从而使说理生动明白,描写形象逼真,创造一种非形象性语言所不具备的感染力,使读者不仅能接受到信息,还能得到美的感受。由于英语民族与汉语民族在联想上表现出种种差异,使英汉两种语言的比喻相似之处甚少,而相异之处甚多,这就构成了英汉比喻的民族特点。研究这些特点并弄清它们各自的文化内涵,对于英语学习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英汉比喻的民族特点做一简单的探讨。一、英汉比喻的相似点由于构成比喻的心理基础是对
3、世间万物的某些共同特点的联想,因此,英汉两种语言中存在许多相似的比喻,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1.构词相同。如:名词比喻,脚注(footnote),笑柄(laughing-stock)等;形容词比喻:像花的(flonoflife),金玉良言(goldensaying)等;动词词组:摊牌(toshoe,lovemydog)等,这类比喻的数量是极其有限的。二、英汉比喻的不同点英美人和中国人之间的文化差异,导致人们对相同的事物有不同的联想。如在英语里用“meetone’selovemydog(爱屋及乌);Everydoghasitsday(凡
4、人皆有得意时);aluckydog(幸运儿)。狗在汉英文化中地位形象的差别与狗在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不同地位有关。中国人养狗一般来说或是作为玩物,或是作为看家护院的工具;在英美国家就不同了,人们把狗当作伙伴、当作朋友、当作家庭成员。英美人看狗往往是站在与之同位的立场上,中国人看狗往往是站在与之对立的立场上,因此,宠物文化有鲜明的地域性、民族性。(2)狮与虎对于英国人和大部分西方人来说,狮子是百兽之王,是勇敢、威严的象征。英国以狮子作为国家的象征,“TheBritishLion”是指英国;而且12世纪后期勇武大胆的英王理查一世被誉为“Lio
5、n-hearted”。但在中国人心目中的百兽之王却是老虎,对虎的联想既有威武、英勇的一面,也有凶猛、残忍的一面。从上述例子中,可以看出,人们认识这些动物并赋予它们某种象征义、比喻义时,并不是站在科学的立场上,理性的立场上,而是站在主观感受的立场上,感情的立场上,人本位的立场上。由于人们的民族心理不同,民族文化不同,社会习惯不同,所以人们所创造出的动物形象的文化比喻义也就会有所不同。3.地域联想的不同地域不同,两地的自然景观亦各有特点,反映在语言上也有所不同。在地理位置方面,英国是一个岛国,四面环水,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因此,英
6、语中有许多与海洋、捕鱼、航海等有关的习语,它们分别被赋予了不同的比喻意义,如:tobeinthesameboat(比喻处于同样的困境,患难同舟),tomisstheboat(错过机会),topaddleone’somer’sday?Thouartmorelovelyandmoretemperate。”中国地处东半球,亚热带,属于大陆性气候,中国的夏季烈日炎炎,煞是难熬,严冬过后的春天才是“可爱”、“温暖”、“美好”的。因此汉语比喻里有“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温暖”的取象。4.宗教联想的不同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宗教信仰,因此也就产生了各自不同
7、的宗教文化,宗教文化的不同经常能在语言中体现出来。中华民族的宗教文化主要是佛教(Buddhism)文化。佛教传入我国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人们相信有“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因此汉语中有许多含“佛”、“庙”、“和尚”的习语,如“借花献佛”、“立地成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而在英美国家,影响较大的是基督教(Christianity)文化。因此,英语中有不少含God,Heaven,Church等字眼的习语,如把“贫穷”比喻为aspoorasachurchmouse。危险过后,英国人会自然而然地说“ThankGod!”,中国人
8、则习惯说“阿弥陀佛”,或者“谢天谢地”。这些习惯用语就反映了人们宗教信仰的不同。由此可见,不同的宗教信仰都会在各民族的语言中有所表露。比喻作为人们用以表情达意的最常用的修辞手法,更是充分体现了不同民族的宗教信仰差异,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