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外国文学作品教学德育层面的思考

中学语文外国文学作品教学德育层面的思考

ID:25388195

大小:53.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20

中学语文外国文学作品教学德育层面的思考_第1页
中学语文外国文学作品教学德育层面的思考_第2页
中学语文外国文学作品教学德育层面的思考_第3页
中学语文外国文学作品教学德育层面的思考_第4页
中学语文外国文学作品教学德育层面的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学语文外国文学作品教学德育层面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学语文外国文学作品教学德育层面的思考吴凌霄李姗姗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课堂教学是学生最主要、最经常接受教育的中心环节。因此,教学是德育的主渠道,课堂是德育的主阵地,教师是德育的主力军,学科德育理念应成为广大教师共同关注的课题。《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训练和思想政治教育二者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语文训练必须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渗透在教学过程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1]而在如今多元文化冲击的课堂中,外国文学教学是德育施为既隐蔽又显著的部分。显著在于外国文学作品在选择、翻译、整合、解读、教授

2、过程中道德思想文化必然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相冲突之处,但其内含于文学作品加工、呈现的整个过程之内,教师、学生无法清晰地思辨其内在的思想、道德、精神,这就形成了其德育施为的遮蔽。作为德育施为和文化渗透的语文课堂,从传承悠久的文化中发掘德育价值,选择并解读外国文学作品,把握其德育价值就亟须再思考。一、中学语文外国文学作品教学德育层面的偏差(一)内蕴不同文化的外国文学作品选择的偏颇外国文学进入高中语文教材经历了从无到有、选文的数量逐渐增加,选文的面由窄到较宽的过程。这一发展进程反映了外国文学在高中语文中的地位不断变迁。高中语文元素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理解,新大纲对学生文学素

3、养和多元文化素养培养的重视都为外国文学在高中语文中的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但是多元文化对教师和学生也造成思想道德教育层面的巨大冲击。首先,选取外国文学作品处于不同时代,不同社会背景,文章内含的思想道德取向存在差异。再者,读者与文本思想价值存在着距离。据调查:中学生对教材中的大部分外国文学作品不认可,对高中的调查结果可知,同学们只是对教材中的个别篇目共同持肯定态度,其余的文章并不受欢迎,尤其对课本中的现代派作品,接受度很低。原因是许多文章本身已经不再符合中学生现有的思想道德水平及审美要求。在“对课本所选外国文学作品的价值评判依据”一项调查得知,74.6%的学生选择

4、的是“自己的感受”,个体是有差异的,因此面对相同的文章会有不同的喜好。但他们共同认为,学习课本中的外国作品受益最大的就是思想内涵,隐晦高深的文章是不受欢迎的。在调查中得知,学生希望入选教材的外国文学作品是:“充满人文色彩的”、“富于哲理的”、“具有启发性的”、“有现代感的”、“有趣的”、“符合中学生心理特点的”、“充满智慧的”。由此反观支持率较高的课文《麦琪的礼物》、《皇帝的新装》、《变色龙》、《我的叔叔于勒》、《威尼斯商人》(节选)、《最后一课》、《泰坦尼克号》(节选)、《装在套子里的人》、《项链》和《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些文章正是具备了上述的特点而其它的文章

5、则不符合现代中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及审美需求,当然也就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二)外国文学作品德育层面解读失当世界文学与民族是有一定共性的,文学上的很多东西也是共通的。“文学发展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的观念的变迁史。”[2]外国文学作品中多数都是积极向上,符合社会发展逻辑的德育价值,但部分篇目缺乏恰当的解读,无法发挥出德育价值。一种是以政治、思想性覆盖外国文学作品的解读。在很长时间的的外国作品教学中,从阶级的观念出发批评外国文学作品是学术界固定的批评模式和审美观念,用阶级的观念图解外国文学作品几乎成了中国社会文化常态和心理习惯。北京师范大学刘洪涛也指出:“整个学术界

6、几十年里,就是为了用西方文学的发展规律及其内容,证明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这样一个政治命题。”[3]国内各级各类书籍、各类教材、教参对外国文学作品的评价、分析莫不是政治的图解。比如,1995年人教版语文第三册《守财奴》的提示这样写到:“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二是因为教师自身缺乏必要的外国文学素养与德育素质。有些老师在鉴赏外国文学作品时,不能理解和体悟作品思想道德的意义,浅化

7、、窄化,甚至庸俗化的理解作品,误读甚多,对作品持静止的态度对作品的广度、深度、乃至高度开拓不够,那就更无法深入判断其背后隐藏的德育价值与内涵了。(三)外国文学作品教学实施中思想道德教学形式化“形式化”出现在外国文学教学过程里,常表现为教学结尾方式是思想感情的总结与主题式的升华。当德育责任也落在学科教学时,联系儿童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进行深入剖析,就会发现外国文学作品教学形式化。这种形式化的思想感情升华无法满足当代学生的道德情感需求,更无法促进他们作为主人翁该有的道德发展。尽管我们不能确定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全部细节,但是依据实践唯物主义的立场,综合现代道德哲学、道德

8、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研究成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