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固定结合骨诱导活性材料颈后路融合术治疗寰枢椎失稳

内固定结合骨诱导活性材料颈后路融合术治疗寰枢椎失稳

ID:25386635

大小:59.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20

内固定结合骨诱导活性材料颈后路融合术治疗寰枢椎失稳_第1页
内固定结合骨诱导活性材料颈后路融合术治疗寰枢椎失稳_第2页
内固定结合骨诱导活性材料颈后路融合术治疗寰枢椎失稳_第3页
内固定结合骨诱导活性材料颈后路融合术治疗寰枢椎失稳_第4页
内固定结合骨诱导活性材料颈后路融合术治疗寰枢椎失稳_第5页
资源描述:

《内固定结合骨诱导活性材料颈后路融合术治疗寰枢椎失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内固定结合骨诱导活性材料颈后路融合术治疗寰枢椎失稳作者:吕琦,陈学明,周忠,王万明【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内固定器材结合骨诱导材料行颈后路融合术治疗寰枢椎失稳的手术效果。[方法]对24例寰枢椎失稳的患者采用不同内固定器材结合骨诱导材料金世植骨灵行颈后路内固定植骨融合术,其中应用Apofix椎板钩融合19例,AOSYS融合5例,均植入骨诱导活性材料金世植骨灵。观察病人的植骨融合率、颈椎生理曲度、内植物的并发症及进行功能评定。[结果]经12~36个月(平均16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均在3~6个月获得骨性融合,未发生内植物并发

2、症,术前合并神经系统症状,术后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18例,明显改善5例,轻度改善1例。功能评定优20例,良2例,可2例;优良率为91.7%。[结论]采用Apofix,AOSYS内固定结合骨诱导活性材料治疗寰枢椎失稳,既可使寰枢椎立即获得稳定,又可获得长期的骨性融合稳定,是重新建立上颈椎稳定性和治疗寰枢椎失稳的有效方法。【关键词】颈椎;骨折;脱位;内固定;骨诱导  齿状突是寰枢椎稳定和运动功能最重要的骨性中轴结构。一旦齿状突骨折将累及寰枢椎,常继发性损伤脊髓,导致瘫痪,甚者死亡。齿状突具有特殊解剖结构和功能,骨折不愈合发生

3、率高,导致寰枢椎因缺乏齿状突和周围韧带结构制约而发生寰枢椎失稳、脱位〔1〕。近几年来,随着新型内固定器械的不断出现,一些新型的内固定方法,如Apofix椎板钩内固定器和AOSYS钩棒内固定器等已成为治疗上位颈椎不稳症的有效方法。而应用骨诱导活性材料金世植骨灵,可以有效促进骨生长,加速植骨融合。内固定器结合骨诱导活性材料金世植骨灵,提高了寰枢椎失稳后路手术成功率,减少了手术时间。本组应用不同内固定器械结合金世植骨灵材料对24例寰枢椎失稳的患者进行颈后路融合术,经随访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

4、料  男性15例,女性9例;年龄11~58岁,其中11~20岁1例,21~30岁12例,31~40岁7例,41~50岁2例,51~58岁2例,平均28.5岁。损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5例,高处跌落伤9例。  1.2病程和治疗经过  损伤后至就诊时间:最短4h,最长7d,平均3d。院前治疗经过:(1)院外就诊时未作出诊断也未治疗12例;(2)单纯颈托固定12例。  1.3临床表现  局部表现:(1)24例均表现出项部不适、疼痛等症状,多在枕颈区正中或两侧;颅颈活动受限以及头颈部倾斜僵硬。(2)单侧肢体肌力下降12例。(3)

5、上颈神经根损害如耳大神经或枕大神经痛、感觉减退、疼痛8例。  1.4影像学检查    本组24例均常规拍颈椎正侧位、开口位X线片。接受MRI检查18例,8例显示受压节段脊髓信号增高。行螺旋CT检查15例。脱位状况:寰椎无移位12例;移位≤4mm者8例;寰椎后移位4例。经颅骨牵引后均复位。  2治疗和结果  本组全部采用手术治疗。术前常规颅骨牵引,牵引1周后摄X线片检查观察寰椎前脱位复位情况,复位后实施手术。  2.1手术方法  寰枢椎后结构植骨内固定,采用Apofix内固定系统15例和AOSYS内固定系统9例。术中作枕

6、骨到C3棘突间后正中切口,显露椎弓后结构。在椎板骨膜下剥离并向两侧牵开,暴露出枕骨后下缘、寰椎后弓及枢椎椎板。从棘突中线向两侧暴露寰椎后弓宽度<1.5cm,以防止损伤椎动脉。切除寰椎后弓及枢椎椎板间软组织。整理植骨床,用高速电钻将寰椎后弓及枢椎椎板表面骨皮质磨除,打磨粗糙面以备植骨。切除枢椎椎板与棘突交界处的骨嵴以适合椎板下钩外形。先置入Apofix左右上椎板钩,使其挂住寰椎后弓。将C2棘突向头端轻轻提拉,扩大C2、3椎板间隙,置入Apofix左右下椎板钩,并通过连接套筒与上椎板钩相连接。取长棒状骨诱导活性材料金世植骨

7、灵,植于寰椎后弓下方及枢椎椎板之间的椎板间隙,形成弓间和表面植骨,并应用丝线将其固定。用2把加压钳同时对左右上下椎板钩进行均衡加压。透视检查复位满意后对连接部进行钳夹固定,使连接装置成为一体。AOSYS内固定系统手术步骤与Apofix内固定系统相似。区别在于:AOSYS内固定系统采用上方开口的上下椎板钩,在置入AOSYS左右下椎板钩后,置入2根棒,用螺母固定。  2.2结果  本组无手术死亡病例。全部获得随访,最短12个月,最长36月,平均16个月。根据脊髓功能和影像学评价:优:自我感觉无异常,四肢感觉运动功能正常或接

8、近正常,植骨融合,头颈运动范围无明显障碍;良:自我感觉有时头颈部不适,四肢运动功能有时无力,步态良好,神经系统检查可表现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可能存在;可:症状体征有改善,但肢体运动功能受限,步态不稳;无变化:症状与体征及自我感觉无变化,植骨不愈合。本组24例均获得寰枢椎植骨融合。优20例,良2例,可2例,效果良者多为头颈部不适及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