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贴敷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肺胀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穴位贴敷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肺胀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ID:25385805

大小:57.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20

穴位贴敷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肺胀的疗效观察及护理_第1页
穴位贴敷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肺胀的疗效观察及护理_第2页
穴位贴敷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肺胀的疗效观察及护理_第3页
穴位贴敷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肺胀的疗效观察及护理_第4页
穴位贴敷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肺胀的疗效观察及护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穴位贴敷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肺胀的疗效观察及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穴位贴敷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肺胀的疗效观察及护理宋娟徐华张尼芳沈维增谢峥伟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中医科,广东深圳518101[摘要]目的探讨穴位贴敷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肺胀的临床疗效以及相应护理措施。方法将该院40例肺胀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内科常规治疗,其中对照A组接受穴位敷贴,观察组接受穴位贴敷联合穴位埋线,两组患者均接受中医护理措施,观察并总结临床疗效及治疗安全性。结果①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8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肺功能方面:观察组FEV1%、FEV1/FVC分别为(1.04

2、±0.24)、(42.05±10.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82±0.24)、(32.46±9.41)%。血气分析方面:观察组Pa02为(6.28±0.90)mmol/L,为(5.30±0.49)mmol/L,明显较对照组(4.39±0.40)mmol/L及(7.41±0.38)mmol/L改善程度更为明显。结论穴位贴敷联合穴位埋线并配合中医护理治疗肺胀的疗效可靠,建议临床推广运用。.jyqk长已消毒的羊肠线[国药管械(试)字2001第3030062号],放置在腰椎穿刺针针管[国食药监械(准)字2010第3150554号]的前端,后接针芯,左手拇食指绷紧或捏起进针部位皮肤,

3、右手持针,刺入倒所需的深度,当出现针感后,边推针芯,边退针管,将羊肠线埋植在穴位的皮下组织或肌层内,针孔处覆盖消毒纱布,敷盖纱布3~5d,穴位选择尺泽、列缺、足三里、丰隆、膻中。1.3护理措施所有患者均接受以下护理措施。1.3.1一般护理保持治疗环境舒适,患者情绪条畅,严密观察患者的体征变化,如出现咳嗽、气喘、浮肿等性质或程度的变化,应及时汇报临床医师。1.3.2穴位护理嘱患者采用舒适体位,充分暴露敷贴/埋线部位,并将操作部位清洁干净,患者穴位敷贴后护理人员严密观察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情况,观察30min无异常情况发生后才可离开,敷贴后嘱患者避免过度出汗,避免胶布滑脱,敷贴拆掉胶布6

4、h后方可进行洗澡擦浴,患者皮肤出现局部瘙痒、灼热,属于正常情况,如果出现起泡,根据水泡大小采取措施,小水泡可待其自行消失,大水泡则可用一次性针头从水泡下方将液体引出,外敷抗菌药。针对穴位埋线患者操作前做好与患者的沟通,解释穴位埋线后可能出现出血、疼痛,但属于正常范畴,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埋线6h后埋线部位才可接触水,嘱患者每日刺激埋线穴位,10min/次,每日数次。1.3.3辨证施护1.3.3.1痰浊壅肺证症见咳嗽痰多,色白粘腻,气短喘息,怕风易汗,脘痞纳少,倦怠乏力,舌质淡,苔浊腻,脉小滑。护理措施:此类患者多由于外感风寒诱发引起,护理时注意嘱患者添衣保暖,将室内温度保持在25

5、~26°之间,避免寒邪再次入侵机体。观察患者畏风、恶寒、出汗、发热的变化,观察患者咳痰颜色及声音变化,嘱患者每2h更换1次体位,以促进痰液排除,排痰障碍患者予协助翻身并拍背促排痰,必要时借助吸痰器吸出痰液。中药需热服,嘱患者多饮热汤、热水促进汗出使邪有出路,注意及时更换湿衣物,避风。清淡饮食、将茯苓、白术等健脾利湿化痰之品熬成热粥饮用[4]。1.3.3.2痰热郁肺证症见咳嗽气息粗促,或喉中有痰声,痰多质黏厚或稠黄,咯吐不爽,或有热腥味,或吐血痰,胸胁胀满,咳时引痛,面赤,或有身热,口干而黏,欲饮水,舌质红,舌苔薄黄腻,脉滑数。护理措施:此类患者多由于风热诱发引起,护理时注意嘱患者

6、多饮水,观察患者体温、呼吸频率、咳痰颜色及声音、出汗情况的变化,必要时采用冰袋、酒精擦浴等进行物理降温,嘱患者每2h更换1次体位,以促进痰液排除,痰液粘稠患者必要时采用雾化稀释促排痰。预防患者出现大便闭结,嘱患者或其家属常顺时针按摩腹部,出现大便不通畅时予番泻叶泡水日常饮用,多进食新鲜水果。1.3.3.3痰蒙神窍证症见意识朦胧,谵妄,烦躁不安,撮空理线,表情淡漠,嗜睡,昏迷,肢体抽动,咳逆喘促,或伴痰鸣,舌质暗红或淡紫,或紫绛,苔白腻或淡黄腻,脉细数或虚数。护理措施:此类患者多由于痰生内热,扰乱神志诱发引起,护理时注意患者神志、体温、心率等生命征的变化,做好随时配合医师进行临床抢

7、救的准备,加强常规护理,降低并发生发生的危险,患者采取平卧姿势,头偏向一侧,避免痰液拥堵气道,予定时吸痰、吸氧。清淡饮食,部分患者予禁食,必要时予安宫牛黄丸清心开窍。1.3.3.4阳虚水泛证症见肢体浮肿,小便不利,心悸喘促,腹胀濡泄,形寒肢冷,舌淡胖,苔白滑,脉沉细。护理措施:此类患者多由于阳气亏虚,气不化水,水邪泛滥而导致水溢颜面及四肢,注意保暖、干燥,观察患者浮肿、尿量情况的变化,每2h协助患者更换体位1次,避免长时间持续同一体位造成局部组织受压过久,护理过程中不可推、拉患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