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下行环境中的企业研发投入及财务绩效研究

经济下行环境中的企业研发投入及财务绩效研究

ID:25373568

大小:58.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19

经济下行环境中的企业研发投入及财务绩效研究_第1页
经济下行环境中的企业研发投入及财务绩效研究_第2页
经济下行环境中的企业研发投入及财务绩效研究_第3页
经济下行环境中的企业研发投入及财务绩效研究_第4页
经济下行环境中的企业研发投入及财务绩效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经济下行环境中的企业研发投入及财务绩效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经济下行环境中的企业研发投入及财务绩效研究-->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研究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社会的不断发展,在全球化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变革显得越来越重要。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就必须提高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只有不断创新,拥有核心竞争力,企业才能在同行业竞争中奠定自己的地位,在与竞争者的较量中立于不败之地。当前,中国企业在研发、创新这一方面的表现与发达国家仍有一定差距。最直观的就是中国企业的总体研发投入强度低,拥有自主产权的专利技术少。所以与国外同类企业相比,绩效并不理想。一方面是因为中国的创新意识起步比较晚

2、,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我国还未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鼓励创新的大环境。而发达国家早在许多年前就已经把创新和发展科技作为推动国家发展的战略了。值得欣喜的是,近年来,我国为了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创新,已经出台了许多政策,并在不断完善中。根据表1-1我们可以发现,2006年至2011年间,我国总体研发投入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占我国GDP的分量也越来越大。不过我国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研发投入量、研究成果与研究范围与深度仍不及发达国家。2008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全球经济受到了严重影响。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中国经

3、济增长的脚步明显放缓。从2008年至今,中国GDP增长率一直处于不断下滑的状态,2013年更是跌至7.7%,这是14年来的最低增速。为了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复苏,投资、消费是必要的经济手段。但盲目投资,是不可取的。例如,中信泰富,因为其对形势的判断错误,操纵外汇合约,亏损了147亿元港币;东方航空因为2008年的航油套期合约,使公司损失了62亿多人民币。当然,也有成功的案例,例如:中国的阿里巴巴集团近年来相继推出了支付宝钱包、易信,最后融资成功,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因此,企业必须研究、制定周密的投资计划。由于行业性质的不同

4、及个体差异,关于什么时候进行什么类型的投资,会给企业带来什么样的反应的问题,目前并没有一致的结论。…………第二节研究意义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科技不断进步的势头越来越猛烈。因此,与科技进步相关的研发活动就显得更加重要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企业必须通过不断地研发、创新,才能使自身不断地进步、发展。因为,一个公司设计出来一个新的产品,不论这个产品如何成功,都不是一个公司生存下去的决定性因素。在一个竞争日益激烈,产品更新换代迅速的行业中,公司必须持续不断地完善它们的设计和产品,

5、才能生存下去并取得成功。因为,科技在不断地发展进步,而其他同行业的竞争者们也在不停地努力,同时,消费者的喜好也是在不断变化的。所以为了能在这个行业中生存下去并成功,公司必须不断适应外部变化。一个公司,即使自身没有进行项目研发,那它也必须通过战略联盟、并购和关系网获来获得创新。总而言之,一个公司是否能长久生存下去,取决于这个公司是否有不断创新的意识与行动,是否能通过创新获得核心竞争力。一、理论意义:我国学术界对研发投入和绩效的研究起步较晚。我国对于研发投入的强制性披露是从近几年才开始的,因此,上市公司整体的研发投入数据缺失

6、严重,不利于研究的展开,从而导致我国目前在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还不够完善。2007年,新的国家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对研发投入进行披露,本文将通过2007年以后的研发数据对企业的研发与绩效进行研究分析。目前的文献中,还没有将研发投入与经济周期相结合的文章。……….第二章文献综述第一节研发对企业绩效的文献综述目前,国内外关于研发对绩效的研究文献比较多,且结论比较统一,那就是:企业的研发投入与企业的绩效呈正相关。早在上世纪中叶开始,国外研究学者就做了关于研发与绩效的研究文章。上世纪六十年代末,GeorgeLibik[1]在其发表的论

7、文中通过实证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即企业的研发投入与企业价值的增加量之间是显著正相关的,特别是在电子、航空等制造业中,这一现象尤为明显。Scherer和Mueller分别在1965年和1978年以当时的美国公司为样本,还有Klette在1996年选择挪威的制造业公司作为样本,通过相关实证研究,均得出了样本公司的RD投入与企业的绩效呈正相关的结论。Griliches于1984年对美国制造业进行了分析,他认为,RD投入与生产力所需要的要素存在密切联系。随后在1986年,他用Cobb-Douglas(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195

8、7-1977年之间上千家当时美国较大的制造公司的RD投入情况与企业生产力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他发现,RD投入对提高企业生产力有着重要的作用,相对于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基础RD投入对企业的生产力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2]Brand(1974)通过联立方程组检验了美国属于研发密集型企业的111家公司1950-1965年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