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356245
大小:5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9
《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问题、原因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问题、原因及对策 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问题、原因及对策 刘建国,黄顺年 (湖南工程学院人文学院,湖南湘潭411101) 摘要:目前,在我国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与研究的过程中存在着较多问题,其原因也错综复杂,严重制约和影响着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进行。本文对我国目前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与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主要原因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并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对策。 关键词: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问题分析;原因分析;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G40-012文献标识码:A:1674-5884(2013)03-0039-
2、04 基金项目:2009年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湘教通[2009]321号,编号2009303) 简介:刘建国(1955-),男,湖南茶陵人,教授,主要从事创新型人才培养与高等教育改革研究。 21世纪初以来,为适应把我国建设成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就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尤其是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教育部组建了一批着重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的高等院校,并多次举办“全国应用型本科教育研讨会”,对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定位、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确定培养应用型人才,尤其是应用型创新人才应成为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价值取向。尽管近几年来理
3、论界对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进了广泛深入的探讨研究,国家也推行了一系列的举措,但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存在的问题仍然很多,并未达到所期盼效果。因此,必须对当前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细致的探讨分析,并指出行之有效的对策,以便为高校本科教育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支撑与保障。 一当前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理论上的主要问题 尽管近几年来理论界与高校对应用型创新人才及培养的诸多问题有广泛深入的探讨研究,科研成果也颇为丰硕,但观点较多、分歧较大,没有达成权威性共识,仅仅停留在理论争呜的层面上,不能有效地为高校应用
4、型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有力的指导。 首先是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定位与培养载体问题。有观点认为:应用型创新人才有高级型、普通型、技能型之分,凡在各行各业、各领域进行知识创新、理论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管理创新的人才都属应用型创新人才。从培养载体上看,既包括研究生教育与本科教育,也包括高职教育。按此观点推论,我国各级各类高校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都该属应用型创新人才。另有观点认为:应用型创新人才主要是本科学校培养的到生产第一线从事新产品开发研究、新项目设计、工艺技术改造以及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技术难题的人才。这种观点仅定位于本科理工类应用型创新人才,将本科文科类应用型创新人才排除在外。还有观点认
5、为:创新型人才分为研究型、应用型和技能型,研究生教育主要是培养研究性创新型人才,属于高层次的创新人才;本科教育主要是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是属于中层以上的创新人才;高职教育主要是培养技能型创新人才,属于较低层次的创新人才。此外,还有把应用型创新人才定位于本科和高职技术类专业培养的人才,其培养载体是本科和高职的技术类专业教育。总之,观点颇多,没有达成权威性共识,导致究竟什么是应用型创新人才,应该由谁来负责培养模糊不清。 其次是应用型创新人才的人才模式与培养目标定位问题。应用型创新人才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人才模式,要具有怎样的知识结构、智能结构、人格结构;这些结构与其它类型的创新型人才相比
6、较主要有哪些异同;其培养的方式方法与途径主要有哪些不同,理论界与高校对这些问题的探讨研究也存在较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应用型创新人才的人才模式与培养目标问题各执牛耳、争议较多。二是对应用型创新人才的人才模式、培养目标与其它类型创新型人才的人才模式、培养目标缺乏系统的比较研究。这势必影响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性、方向性与科学性,主要应该加强哪些方面的培养、怎样培养、怎样检测与评估都模糊不清。 其三是理工类应用型创新人才与人文社科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定位问题。目前理论界与高校对理工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探讨研究较多,对文科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探讨研究偏少。其实,人文社科是立国、治
7、国、兴国、强国之本,是民族文明之魂。人文社科类人才,尤其是优秀的人文社科类应用型创新人才,在治国安邦化解各种民族、社会矛盾与冲突,形成强有力的凝集力、向心力、亲和力,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在构建各种激励机制,激发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上进心和创造性,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智慧与力量,促进各行各业又好又快发展方面;在传承与弘扬各种优秀、先进社会和民族文化、民族精神,铸就核心价值观,引导全党、全民同心同德实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等方面,具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