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意义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意义论文【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清扫腋窝淋巴结时保留肋间臂神(intercostobrachialnerve,ICBN)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普外科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的患者140例,其中在淋巴结清扫术中注意保留肋间臂神经65例(保留组),切除肋间臂神经75例(切除组);对比分析两组术后病人患侧上臂内侧、腋窝部的皮肤感觉功能。结果保留组术后患侧上臂内侧、腋窝部皮肤感觉正常发生率87.7%(57/65),异常发生率为12.3%(8/65),而切除组皮肤感觉正常发生率18.7%(
2、14/75),异常发生率为81.3%(61/7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平均随访3.5年,140例患者均未见腋窝局部复发。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腋窝淋巴结清扫时保留肋间臂神经可以减少术后上臂内侧、腋窝部感觉障碍的发生.freelm的横行琴弦样条索状物自肋间穿出,走行于胸长神经前方并与之相垂直,大致与腋静脉平行,此即为ICBN,轻轻提起该条索状物判断其走行,沿其走行仔细剪开其浅面的脂肪组织,将其解剖至上臂处,给予妥善保护,在其深面继续清除脂肪及淋巴组织。如发现腋窝淋巴与之有粘连者,则放弃保留该神经。多数患者肋间臂神经为单干型,直径较粗,容易保存
3、;少数患者的肋间臂神经发出2~4条分支,最后入上臂的分支非常纤细,术中易牵拉断裂,要注意保留其主支1。2结果结果本组140例均行改良根治术,共保留ICBN65例,保留失败7例,其原因多为组织粘连、淋巴结包裹侵犯,偶有误切。手术时未准备保留者68例,共切除ICBN75例,术后140例患者均随访2年,无局部复发、转移、死亡。65例保留肋间臂神经的患者术后患侧上臂内侧、腋窝及肩胛部皮肤感觉正常发生率87.7%(57/65),感觉异常8例(12.3%);而切除ICBN的75例病人皮肤感觉正常发生率18.7%(14/75),异常发生率81.3%(61/75)。局部感觉
4、异常主要表现为上臂内侧、腋窝部位皮肤麻木、酸胀、疼痛或烧灼感、沉重感、蚁行感等。两组病人手术时间:保留组手术时间为105~158min,平均(142.0±11.5)min;切除组手术时间为95~150min,平均(131.0±17.5)min,保留组的手术时间较切除组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保留组较切除组平均延长(14.5±5.5)min。3讨论3.1肋间臂神经的解剖:ICBN起源于第2肋间神经的外侧皮支,是纯感觉神经2,多为1支,可有第1或第3肋间神经的外侧皮支参与,少数人群为2-3支,为第1肋间神经或第3肋间神经的分支。主要分布于腋窝
5、后方、上臂内侧皮肤,其范围有个体差异3。ICBN穿行于腋静脉下方的脂肪组织内,直径约1-2mm。于胸长神经前方2-3cm处穿出第2肋间,自胸外侧静脉前方或后方横跨腋窝,与胸长神经走行垂直,进入上臂后内侧。ICBN在腋窝多有分支4,较为固定的是一向下的细小分支。3.2保留ICBN的临床意义:既往常认为保留ICBN影响腋窝脂肪和淋巴组的底清扫,.freelan等9报道,保留ICBN不增加局部复发率,不影响生存,而且可提高术后生活质量。支珍[10]等报道,随访保留ICBN的乳腺癌患者1-5年,未见有局部复发者。Ivanovc等11报道也证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
6、保留ICBN并不延长手术时间,也不会减少淋巴结清扫的数目,但能明显减轻患者术后上肢痛觉敏感性的改变。我们对保留ICBN患者随访24个月也未见有腋窝和胸壁转移复发,这表明保留ICBN是可行的,并不增加乳腺癌手术治疗患者的局部复发率和远期生存率也不明显增加手术时间和手术难度,临床意义明显。但并非所有乳腺癌手术都可以保留ICBN,肿瘤转移时可侵犯其邻近神经外膜及束间淋巴组织,此时如保留该神经,则会导致局部癌残留,因此笔者认为,乳腺癌手术时是否保留ICBN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保留ICBN应以保证手术彻底性为前提,如患者出现腋淋巴结肿大、粘连、固定或侵犯ICBN等则不
7、应保留ICBN。参考文献1吴诚义.131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探讨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2,17(5):311-312.2赵琳,贾鲲鹏,刘伯峰,等.女性肋间臂神经的临床应用解剖J.山西医科大学报,2008,39:174-175.3O’RourkeMG,TangTS,AllisonSI,etal.Theanatomyoftheextrathoracicintercostobrachialnerve.AustNZJSurg,1999,69:860-864.4陆澄,杨鹏,袁春燕,等.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意义J.现代医学,20
8、02,30(5):319-320.5SalmonR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