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例老年透析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59例老年透析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ID:25340293

大小:5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9

59例老年透析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_第1页
59例老年透析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_第2页
59例老年透析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_第3页
59例老年透析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_第4页
59例老年透析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_第5页
资源描述:

《59例老年透析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59例老年透析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心血管并发症  目前维持性血液透析(HD)和腹膜透析(PD)已成为终末期糖尿病肾病(DN)的有效治疗手段。一般认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来说,PD较HD好,但近年有研究发现,DN患者接受PD治疗的远期死亡危险性较接受HD治疗者高,其原因尚不清楚。缺血性心脏病、充血性心衰、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统称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1〕,是影响透析患者远期生存率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表明透析患者的心血管并发症是透析患者常见的死因。而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可能与患者的微炎症状态、营养状态密切相关,透析患者的

2、营养不良、慢性炎症及心血管并发症彼此关联,相互促进,加重预后不良〔2〕。本研究通过观察长期HD和PD治疗的老年DN患者微炎症状态与营养状态,了解不同透析方式的老年DN患者的微炎症状态与营养状态的差异及其对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观察对象  选择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在我院住院接受透析的老年DN患者59例,其中HD32例,PD27例。32例HD组中,男性18例,女性14例,年龄60~78岁,平均67.38岁;27例PD组中,男性16例,女性11例,年龄64~79岁,平均69.18岁。两组年龄性别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治疗

3、方法  HD组常规碳酸氢盐透析液,血流量200~250ml/min,透析间期体重增加量及脱水量≤3kg,每周透析2~3次,每次4~5h,治疗时间平均(17.34±11.28)m;PD组采用手术种植Tenckhofl透析管,百特公司产腹膜透析液(2L/袋),每日交换透析液4次,应用胰岛素对冲透析液中的糖。患者治疗时间均大于一年,平均(24.84±12.51)月。  1.3观测指标  (1)营养状态评价:①主要以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SGA)为评价标准,参照Detsky标准〔3〕评为营养良好、轻中度营养不良和重度营养不良(即分别为SGA1、SGA2和SGA3,见表1)。②生化参数测定:

4、于透析前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检测每位患者的血肌酐(SCr)、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胆固醇(TCH)、血红蛋白(Hb)和铁蛋白(Ferritin)。(2)微炎症状态:取透析前空腹静脉血,用免疫速率比浊法测定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IL)6。(3)心血管疾病:88.9%(124/142)病人提供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客观检查证据。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的诊断参照有关  2结果  2.1两组透析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情况  两组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血管病发生率,PD组高血压及左心室肥厚发生率较HD患者更高(P<0.05)。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冠

5、状动脉疾病发生率两组比较无差异,见表2。表2不同治疗组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病发生情况比较(略)  2.2两组患者微炎症及营养状态指标比较  两组透析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表现为ALB、Hb水平均降低,且与HD组比较,PD组患者血清ALB、Hb水平更低(P<0.05),SGA评分在两组间构成比也不同,PD组患者评分3分者所占比例更大。HD组及CAPD组患者血清CRP及IL6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表3两组患者微炎症及营养状态指标比较(略)  2.3相关分析及逐步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对心血管事件发生与营养状况指标和炎症状况指标作相关

6、性分析,发现CRP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呈明显正相关(r=0.59,P<0.05);Hb及ALB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呈明显负相关(r值分别为-0.67、-0.48,P<0.05)。有、无心血管病作为因变量,所有透析患者年龄、性别、CRP、IL6、Hb、ALB、SGA评分等参数作为共变量,先后进入回归方程的有:年龄、CRP、ALB,回归方程为:P/(1P)=exp(-22.23+0.133年龄+0.288CRP-1.586ALB)。  3讨论DN是糖尿病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统计资料显示,DN病人占DM总人数的67%以上。HD和PD是治疗糖尿病慢性

7、肾衰竭的有效方法,由于DN引起的血管并发症(全身小动脉硬化、血管壁僵硬等)不利于HD的长期进行,而PD因更具有不增加心血管负担,操作方便,无肝素化副作用等优点,故近年临床上大多数终末期DN患者已由HD转向PD。有观点认为,HD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环境使患者易于发生左心室扩张、代偿性肥厚;而PD患者无血瘘存在,贫血相对较轻,血容量变化不大,故不易产生上述改变。但是,临床实践中发现PD对高血压的控制并不优于HD,本研究结果显示PD患者高血压及左心室肥厚(LVH)的发生率明显高于HD患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