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330746
大小:59.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1-19
《全球化视域下的华语电影-身份-集体记忆与传播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全球化视域下的华语电影:身份集体记忆与传播策略【内容摘要】作为文化现象的华语电影在全球化时代扮演着多重角色,它是华人共同的视觉经验,构成最为深刻的集体记忆。彰显着民族性、本土性的华语电影如今面临全球传播的困境:面对他者的评价与判断,要想保证华语电影的特点并且实现跨区域传播就必须采取一些普适性策略。 【关键词】华语电影;身份;集体记忆;传播策略。 【作者简介】杨紫轩,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电影史。 电影是全球化的一块心病[1]。贸易使得音乐、绘画、建筑等其他门类的艺术更加多元化,并发展了很多地区的文化特性,可是电影
2、却不然。从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看到美国好莱坞一方独大现象,美国电影出口力比其他任何文化地区都要强。因为电影的制作非常昂贵,所以跨文化交流中电影行业会导致相对比较坏的结果。好莱坞是美国电影的代名词,在中国早期电影接受史中,中国人从模仿学习到左翼电影对好莱坞的批判谴责并排斥,再到上世纪90年代,重新接受好莱坞大致用了一个世纪的时间,几乎涵盖了中国电影发展史的整个脉络,这也是中国电影史的一个侧面。面对好莱坞电影,中国电影如临大敌,看着令人羡慕的好莱坞生活方式恨不生成美国人的中国同胞却一直思考着一个问题:我们是谁?面对异国他者的想象,华人拍电影其主体性为何?
3、华语电影何时才会追赶上好莱坞也拍出旷世大片?在全球化的时代,中国电影产业化的时代,走出去不仅需要勇气还需要策略。 一、华语电影想象的共同体 1.共同的视觉经验。华语电影这一概念最早由华裔学者鲁晓鹏提出,定义为主要使用方言,在大陆、台湾、香港及海外华人社区制作的电影,其中也包括与其他国家电影公司合作摄制的影片。华语电影的跨区域性超越了地理的樊篱、国家的疆域,以自我主体性对文化、民族、身份认同做新的诠释。华语电影又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包括所有以中文为语言形态的电影,以及那些表现中国文化的电影。从本质上来讲它是民族主义的,是全球化话语与本土化话语向交
4、织的产物。而在一部分学者看来,许多文化研究工作的在地性的、亚文化的方法都已遭到复杂全球文化经济的冲击[2]。作为一种自省式的概念,它代替了跨文化研究中的欧洲中心主义,规避了西方视角下的单一模式的批评、异国他者的误读和固有成见。华语电影的概念隐含着一个前提:身份认同即想象的共同体。 伏尔泰在他的《哲学词典》中关于身份一词的解释是只有记忆才能建立起身份,即你个人的相同性。我今天的身份很明显是来自于我昨天的记忆,以及他在我身体和意识中留下的痕迹[3]。影像世界是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产物,反映的是当时的社会文化思潮,描绘的是现实图景。华语电影和华人的
5、集体记忆构成共同的视觉经验,影像记忆参与到集体记忆当中去,强化了集体记忆和认同感。这样的身份不是先天就拥有的,而是通过后天习得和传承的,它通过家庭、学校、和媒体传承。虽然身份和记忆都具有多样性,但是影像的强大就在于它将多样性的身份和记忆依托于传媒与艺术进行统一,其结果是电影成为了共同的回忆。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BenedictAnderson) 把民族视作想象的共同体,印刷奠定了民族意识的基础,它所连接的读者同胞们形成了民族的想象的共同体的胚胎[4]。作为语言媒介的印刷,弥合了空间上的差异造成大地理环境下的共时性,共同的时间在造就西方的现代化社会的同
6、时为勾勒一个想象中的共同体奠定了先决的条件。电影同样是一种媒介超越了物理性空间,作为现代性的标志联系了两岸三地和海外华人,承载的不仅仅是娱乐大众,更是中华民族共同视觉经验构成的心里的相邻感,具有集体感性之轮廓和文化产品之意味中国风(Sinophone)正是基于身份的认同建构而成。在希腊德尔菲的神谕就为人类确定了一个亘古不变的哲学命题认识你自己,这种认识总是建立在他者映射的一面镜子上,作为第一电影(好莱坞)永远他者的中国风总是以第一电影为坐标系找寻自己合适的位置,这种主体性不足症候带来了西方话语权、评判权压倒性的胜利。 全球华人为具有了共同的视觉经验和身
7、份认同从而为华语电影勾勒出想象的蓝图。想象的蓝图和现实的途径总是横亘着巨大鸿沟,面对唯我独尊的好莱坞,中国电影从原初就选择了避开锋芒同时暗地学习好莱坞的技术和叙事技巧。 2.模仿中生成华语电影的主体性。飞利浦亚当说:一个制作出《星球大战》的国家可堪统治世界。好莱坞所到之处所向披靡,令其他国家的民族电影闻风丧胆,这倒是言过其实不可大用。虽然中国电影的发展逃脱不了与好莱坞的关系,但是两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早期第一、二代导演的作品是通过观摩好莱坞电影而习得的。30年代早期,中国人曾经为了抵抗好莱坞掀起一场制作严肃的、高水准、高质量的影片的运动。这场运动随着
8、日本轰炸上海,中国报纸杂志提倡国产电影而推向高潮。艺术家造就观众[5]。不管是传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