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之际:思想的冲突、批判与创新

明清之际:思想的冲突、批判与创新

ID:25326574

大小:69.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11-19

明清之际:思想的冲突、批判与创新_第1页
明清之际:思想的冲突、批判与创新_第2页
明清之际:思想的冲突、批判与创新_第3页
明清之际:思想的冲突、批判与创新_第4页
明清之际:思想的冲突、批判与创新_第5页
资源描述:

《明清之际:思想的冲突、批判与创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明清之际:思想的冲突、批判与创新一  明清之际,是世界历史发生重要转折的时期,西方主要国家正处于从“文艺复兴”向“启蒙运动”的过渡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人们交往的日益频繁,各国各民族逐渐从封闭保守走向开放,传统国家的隔绝状态被打破,新的世界格局正在建构,各国各民族的普遍交流和交往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人类历史从此真正开始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因此,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明清之际的历史,而应把明清之际的历史放在世界历史的大背景下来考察。明清之际,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潜滋暗长以及市民阶层的不断成熟和壮大,封建社会的内部格局及利益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中国封建制度迅速进入了一个“天崩地解”、“天崩地裂”

2、的社会转型时期。在中国思想史上,明清之际是可以与春秋战国之际相媲美的重要时代,如果说春秋战国时期预示着中国漫长封建时代的开始,明清之际则表征着中国封建时代的没落。明清之际,中国社会走到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处在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过渡的关键时期,无论是在政治、经济领域还是在思想、文化领域,旧的传统的思想观念与新的先进的价值理念在这一时期发生了激烈的冲击和碰撞,社会面临着一系列令人瞩目的价值冲突和社会转向。明清之际还是思想家自觉对秦汉以来的文化传统及价值观念进行深刻反省和理性批判的时代,二  谁都不能否认任何一种思想文化形态的发展有其前后的继承性,前一时代的思想不可能在后一时代突然消失,后一时代

3、的思想也必然能够在前一时代找到它的存在萌芽。从思想史的角度看,每一个思想家、每一个思想流派都是在继承前人已有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每一个思想家必须汲取前人已有的思想或学术成果,这是任何一个历史时期思想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让我们把关注的视角转向明清之际这一社会大变革时代。明清之际涌现出来的绝大多数思想家虽然各自在自己学术领域的侧重点不同,他们或侧重经学,或侧重史学,或侧重哲学,或侧重实用,但有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那就是他们大都是从朱学或王学中分化、脱胎而来,一开始几乎都是程朱理学或陆王心学的追随者和信奉者,在理论或思想渊源上与朱学或王学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黄宗羲、孙奇逢

4、、李颙、唐甄等人基本上属于陆王心学系统;顾炎武、王夫之、陆世仪等人基本上属于程朱理学系统。作为特定历史环境的产物,任何一个人也无法摆脱“既定社会历史环境”的熏陶和影响。当某一思想形态处于鼎盛巅峰期,某些人或可成为某一思想形态的继承者、传播者和发扬光大者;当某一思想形态开始走向没落走向衰退时,某些人或可成为某一思想形态的修正者、改良者乃至激烈的批判者。特别是在社会发生剧烈变动、民族处于兴衰存亡的关键时刻,某些人对传统思想形态的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就显得尤为强烈。就是说,任何一种思想形态,从它开始存在的那一刻起,它内部就已潜在地包含着自我批判、自我否定的因素,就已孕育着走向分化的种子。程朱理学形成

5、、发展、衰落的历史便很好地印证了这种理论的普遍性。理学可以说是唐中叶以来儒学复兴运动的结果和儒、释、道三家融合的理论总结。三  理学自北宋中期兴起以后,历经宋、元、明三朝长达六百年的发展演变,牢牢占据着意识形态的优先地位,理学在发展过程中先后形成了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两大理学流派。两派虽问学路径各有侧重,程朱重“格物穷理”、“道问学”;陆王重“发明本心”、“尊德性”。除此之外,两派还在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上如“心即理”与“性即理”、“人心”与“道心”、“天理”与“人欲”、“无极”与“太极”、“形而上”与“形而下”等都存在着较大的争论与分歧,但在本质上他们却是殊途同归的即:“同植纲常,同扶名教,同

6、宗孔孟”。(黄宗羲:《宋元学案·象山学案》卷58)到明中后期,随着中国封建制度的弊端日益显露,作为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理学体系已变得不能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道德,一般士人沉湎于空谈心性,不切实际,不谙时务。理学已经衰变为“游谈无根”、“竭而无余华”的空洞说教,完全以抄袭“宋人语录”及“策论”为治学圭臬,严重脱离社会现实,变成了空疏无用之学,人们对理学产生了深深的信仰危机。为了矫正理学所带来的社会弊端,自明中叶后,学者遂各自立门户,自立新说,学术活动便朝两个方向展开:一方面表现为王学的纠偏运动;另一方面表现为古学(经学)的复兴运动。王阳明以继承宋陆九渊的思想为己任,提出了一套“心即理”的学说

7、,试图取理学而代之。一时间,作为一种崛起于民间的思想形态,王学逐渐成为一种被社会上所认可的主流思想观念,而理学则被一般士人所藐视。从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作为两种截然不同价值观念的递嬗来看,尽管当时社会上普遍认同的价值观是王学,但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的仍然是程朱理学。这就是一个社会往往存在的多元价值观的表现形式,也是一个社会不同阶层所确立的不同的价值标准。上有所好,下未必一定好之;上有所恶,下未必一定恶之,这就是社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