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308746
大小:53.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19
《浅析淮北市汉画像石的类型和艺术风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淮北市汉画像石的类型和艺术风格 汉画像石是汉代地下墓室、墓地祠堂、墓阙和庙阙等建筑上雕刻画像的建筑构石,其本质意义上是一种祭祀性丧葬艺术。在中国古代,“国之大事,在祀与戎”[1],当时社会上最优秀的物质与精神产品首先用于祭祀与战争,就这点来说,汉画像石无疑应是汉代美术艺术的精华。[2]画像内容丰富,有着深厚的艺术魅力和文化意蕴,涵盖了汉代社会生活观念信仰,为研究汉代经济、军事、文化、政治提供了真实直观而又形象化的珍贵的资料。 汉画像石主要分布一是河南南阳为中心,二是四川、重庆和云南北部,三是河南洛阳市,四是江苏镇江和苏州、浙
2、江海宁、北京市等地都有少量的出土。淮北是汉画像石分布较为集中的地方,无论从内容还是风格上都堪称中国汉画像艺术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今安徽省淮北市政府所在地“相城”在秦时为泗水郡郡治,后来为西汉沛郡,东汉沛国的治所,为区域性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淮北市文物考古发掘出土大量两汉时期的土坑墓、石棺墓、砖室墓、砖石结构墓等,画像石多出土于中小型砖石结构墓及石棺墓,其中画像多位于门楣、门扉、门柱之上,内容题材广泛、艺术风格多样。 一、淮北汉画像石的类型 汉代人把墓室当成死后灵魂升天的精神寄托的场所,淮北汉画像石所涉及的题材及类型丰富
3、,有反映生活及歌功颂德的内容,也有祭祀、升仙等方面的内容,总体上淮北汉画像石可以分为6个类型。 1、反映祥瑞辟邪方面的有铺首、白虎、青龙、玄武、朱雀、神木、鱼等。铺首衔环图案在淮北汉画像石中最常见,一般多见于汉墓的墓门。凤凰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鸟,又称朱雀,凤鸟,常与铺首衔环同刻在门扉之上。《山海经?海内经》曰:“有鸟自歌,凤鸟自舞。凤鸟首文曰德、翼文曰顺、应文曰义,见则天下和”。凤凰是祥瑞之鸟,象征太平盛世。龙是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异动物,是神灵和权威的象征。其形象因时代的发展而形态各异,有猪嘴龙、兽体龙、蟒体龙。《广雅》记载:“
4、有鳞曰蛟龙,有翼曰应龙,有角曰虬龙,无角曰螭龙。”在淮北汉画中最常见的是“双龙穿璧”图,璧是圆饼形之物内有孔,是古代的一种祭祀天的礼器,象征着宇宙苍天。龙能与神灵相通,寓意着墓主人借助龙这种神兽达到升仙的愿望。[3]《周易》中也有“神人乘龙”的记载。 2、反映社会状况与生产、生活方面的有官吏、使者、武士、博局、车马出行、舞乐、饮宴、杂技等。墓葬的墓门是出入的重要门户,因此墓的门柱上常见持盾、刀、剑或戟的门吏或者门扉常刻画面目狰狞的铺首衔环或持斧、矛的武士,或是张牙舞爪的猛虎等,淮北画像石中的“持戟门吏”图,门吏手中常握戟。汉画像石
5、中反映狩猎活动的场景比较多,是人们喜爱的有时也具有冒险性的活动。高书林先生《淮北汉画像石》一书中“车马出行1”,第一画像为身着长袍的躬腰相迎者,第二画像是导引的骑马者,第三画像为单马独驾的高撑华盖的轺车,车上前者为驭手、后边手持羽扇者为主人;单马驾车,表示主人为下级官吏。生活题材中常见的舞乐汉画像石,在淮北地区多为抚琴、唱歌、舞蹈等项目,唯有此类画像石集乐、舞、唱和主事人于一体,形成了综合性的表演艺术群体。[4] 3、反应建筑方面的有:房舍、庭堂、楼阁、石阙等图案,这些是汉代地面建筑物的缩影,从画像上看出汉代建筑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
6、平,再现了特权阶级所居住的楼、阙雍容华贵、气度恢弘、不同凡响的建筑风貌。淮北博物馆馆藏“太尉府门”画像石,其实是一块汉墓的门楣石。画面左右边各有一个子母阙,中间为“太尉府门”四个大字。东汉时,太尉与司徒、司空并称三公,位高权重,理全国军政。这座东汉墓的主人可能官至太尉,墓门的阙图案也是其生前府邸豪华的一个佐证。 4、反映远古神话、长生升仙方面的有:伏羲、女娲、西王母、羽人、天堂、神灵。淮北馆藏一块罕见的画像石,外形像门墩,此石内容丰富,造型生动,线条流畅,雄浑刚劲,全国比较少见。画像为天堂人间两部分,上部是描写天上,下部是车马出行
7、图。天堂部分有仙山九座或称昆仑之墟,天柱两根,天柱之上是悬圃,悬圃上是西王母、童子、建木、星辰。图中画像为西王母坐于大天柱的悬圃之上,童子面向西王母站立,西王母与童子之间有一棵建树。右侧小天柱之上为九尾狐,九尾狐是东汉王朝歌颂升平、天降符瑞的产物。《逸周书?王会篇》云:“青丘狐九尾。”青丘在何处?《淮南子?本经训》云:“缴大风于青丘之野。”高诱注云:“青丘,东方丘名。”西王母在西方,九尾狐在东方。[5]伏羲女娲传说出现的地域遍及全国各地,出土有伏羲、女娲图案的文物有画像石、画像砖、壁画、帛画等。画像中伏羲女娲的形象有的是两条蛇躯的尾
8、巴紧紧的交缠着,淮北出土的一块画像石,伏羲女娲两尾紧紧的交缠着,伏羲手执一七星之物,女娲手执捧状之物。 5、反映天文图像方面的有”日月同辉、北斗七星。在古代,人们通过长期的观察,积累了丰富的天文知识,《春秋、运斗抠》中载,北斗星是天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