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279726
大小:55.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19
《试析禅宗语境中的严羽诗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试析禅宗语境中的严羽诗学 [摘要]禅悟深刻地影响了严羽诗学。禅悟不止在形式上对严羽诗学产生过影响,而且在精神上也产生了深刻影响。禅悟以其“平常心是道”的生命体“悟”激活诗人被理学禁锢的现实生活体验,使诗人能够恢复对现实生活的情感体验,从而使其诗歌创作充满鲜活的诗意。这对严羽诗学的精神实质产生了根本影响。 [关键词]以禅喻诗;禅悟;诗悟;诗学 Abstract:TherealizationtotruthhasaprofoundinfluenceonYanYupoeticsbothinformandins
2、pirit.Ithasactivatedthereallifeexperienceofpoetimprisonedbythelife’senlightenmentthattheordinarylifeistrue,andhasenabledthepoettorestorethereallifeexperienceandemotion.Therefore,therealizationtotruthcanmakepoetscreatepoetryfullofbrightandfreshsentiments.In
3、oneentalinfluenceontheessenceofYanYupoeticsinspirit. Key. 对严羽诗学而言,若要解决宋诗“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17]的弊端,首先必须激活诗人们被强大理学思潮过度压抑禁锢而变得刻板僵化的生命体验。严羽从禅“悟”的生命体验特性中受到启发。禅宗“平常心是道”的思想不仅在一定意义上肯定了现实生命的价值,而且还使每一个悟道者注重从当下生活中获得证悟。它既使变动不居的生命存在保留了流动变化等特点,也使悟道者获得了对生命存在韵味悠长的诗意体验。
4、这不仅是参禅者所要历经的阶梯,也是悟诗者所要达到的境界。在此层面上,禅“悟”与诗“悟”相似,甚至相通。基于此,严羽借禅喻诗,以禅“悟”类比诗“悟”。与江西诗“悟”过于注重诗歌形式技法(声律句法等)不同,严羽诗“悟”关注的是首先突破理学思想对诗学艺术的负面影响,将被理学禁锢僵化的生命体验解放出来,代之以日常生活世界的活泼泼生命情感。这样,人们才能够重新恢复对社会生活、现实人生的诗性体验。只有那些能激发诗人审美诗意感受的事物、体验才可以入诗。因此,诗人能否领“悟”现实生活、生命体验的诗意情感是诗歌创作中的核心问
5、题。如果没有这种诗意情感,就会如江西末流诗人那样以没有诗性情感的形象思维和形式(如句法、声律等)技术(如点铁成金等)作诗,写出来的很可能只是押韵的说理、议论[18]。 三 意识到“悟”是领悟生命体验的诗性意味这一意义的重要,严羽因此认为:“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且孟襄阳学力下韩退之远甚,而其诗独出退之之上者,一味妙悟而已。惟悟乃为当行,乃为本色。”[19]对严羽而言,诗“悟”首先就是要激活人们对社会生活、现实人生的诗性体验。从美学角度看,这种对现实生活的诗意体验——“悟”实际就是主体内
6、在心灵、生活态度的一种转换,就是将原来日常生活中人们看待问题的功利理性态度转化为审美诗意的态度(好比门由向外开转变为向里开,就像禅“悟”那样)。这种审美体验的转换瞬间就能领悟获得。它不像逻辑理性那样将对事物的认识一点一点地累加,最后获得对事物的完整看法。而且,只有诗“悟”才能把握生命体验的诗意情感,逻辑理性无能为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严羽诗“悟”无须长期渐修积累。相反,长期的经验积累、理性认识倒有可能妨碍诗人顿然转换而领悟诗意。而江西诗“悟”主要针对诗歌形式技法的学习而言,是一种逻辑理性思维,它需要主体历经
7、渐修(长期经验认识的积累),才能对事物进行完整地理性把握。由于日常经验认识的积累与诗意体“悟”在根本方向上完全相反,因此,注重审美诗意情感的严羽诗“悟”本质上不同于注重形式技法的江西诗“悟”。 如果没有对生活情“意”的诗性体验——审美之“悟”,诗人便无法做出好诗,这与学问(学力)大小没有必然联系,相反,这与人的天分倒有一定关系。比如,有些人天性敏感内向,那么,相对而言,他就比较容易感受到现实生活中的诗意情感,而性格粗犷外向的人感觉可能迟钝一些。由于孟浩然对生活、人生具有敏感的诗性体验,尽管他的学问不及韩愈
8、,却能做出比韩愈好的诗。而韩愈尽管学问深厚,但学问所用的逻辑理性思维却无助于激活诗人对生活、人生的诗意体验,他做出来的诗就要逊色于孟浩然。从把握生命的诗意情感以获得审美意味这一意义上说,诗道妙“悟”确实重要,是“当行”、是“本色”。严羽进一步强调:“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然非多读书,多穷理,则不能及其至。所谓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