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突厥与拜占廷金币的东来

西突厥与拜占廷金币的东来

ID:25262196

大小:5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9

西突厥与拜占廷金币的东来_第1页
西突厥与拜占廷金币的东来_第2页
西突厥与拜占廷金币的东来_第3页
西突厥与拜占廷金币的东来_第4页
西突厥与拜占廷金币的东来_第5页
资源描述:

《西突厥与拜占廷金币的东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西突厥与拜占廷金币的东来1953年,陕西咸阳底张湾隋墓出土了一枚查士丁二世时代的拜占廷金币,自那时以来,中国境内出土和发现的拜占廷金币已经超过四十余枚,源于地中海岸的拜占廷帝国的金币,竟在远东的中国找到了最后的归宿,仅此一点,就足以引起研究者们极大的兴趣和关注了。回顾中西学界在这个问题上的学术成果,我们首先应该提到夏鼐先生的研究。从1959年至1977年,夏鼐先生发表了三篇有关中国出土的拜占廷金币的文章。[1]在这些文章中,夏先生不仅运用丰富的钱币学知识考察了出土金币的形制和纪年,而且结合中外1夏鼐:《咸阳底张湾隋墓出土的东罗马金币》,《考古学报》1959年第3期。67-73

2、。;《西安土门村唐墓出土的拜占廷式金币》,《考古》1961年第8期,446-447;《赞皇李希宗墓出土的拜占廷金币》,《考古》1977年第6期,403-406。2小谷仲男著,王维绅刘勇译:《关于死者口中含币的习俗》,《人文杂志》1991年第5期,80-86;1993年第1期,81-87。3FrancoisThierryetCecileMorrisson,“SurLesmonnaiesByzantinestrouvéesenChine”,inRevuenumismatique,1994,6série,XXXVI,p.109-145.4罗丰:《关于西安所出东罗马金币仿制品的讨论》

3、,《中国钱币》1993年第4期,17-19;《东罗马金币仿制品的传入》,《固原南郊隋唐墓地》,文物出版社1996年版,151-156。5康柳硕:《中国境内出土发现的拜占廷金币综述》,《中国钱币》2001年第4期,3-9。6康柳硕根据钱币的正面图像判断贺若氏出土的这枚金币为仿制币。(“从金币的王像来看应是早期的风格,身着铠甲,头部右侧,右手执标枪,左手持盾牌,但从铭文来看,却是查士丁(一世)。我们知道公元498你那拜占廷币制改革后,金币正面一般是穿文服的王像,手持地球。通过对比考察,可以判断这是1枚仿制币。”康柳硕:2001)。笔者曾向美国钱币学会保管部主任ElenaStoly

4、arik女士请教这枚钱币的真伪问题,她指出查士丁一世时期也发行过穿铠甲王像的金币,参见《敦巴敦橡树园拜占廷钱币目录》(DOB,29;26)。因此不能根据正面王像确定这是一枚仿制币。7V.I.Kozankova,”NumismaticEvidenceforTradeRelationsbetandCentralAsia,SovetskaiaArkheologiia,Vol.I(1967),pp.266-270.8姜伯勤:《敦煌吐鲁番文书与丝绸之路》,文物出版社1994年版,11-13页.9姜伯勤:前揭书,9-10页。10参见,姜伯勤:前揭书,29-37。JonathanKaram

5、Skaff,“SasanianandArab-SasanianSilverCoinsfromTurfan:TheirRelationshiptoInternationalTradeandtheLocalEconomy”,AsiaMajor,3rdAenes,XI/21998(Princeton),67-109.11罗丰:前揭书,156-158页。12姜伯勤:前揭书,97-98页。13参见《隋书》卷84,“射匮者,都六之子,达头之孙,世为可汗,君临西面。”14参见《隋书》卷84,“肆业护以轻骑遁于康居,寻卒,国人迎泥孰于焉耆而立之,是为咄陆可汗。“15参见《旧唐书》卷194下,

6、‘十二年(638年),西部竟立欲谷设为乙毗咄陆可汗“16芮传明:《古突厥碑铭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209-212。17《吐鲁番出土文书》,第6册,396页。参见姜伯勤:前揭书,10页。18R.C.Blockey,TheHistoryofMenandertheGuardsman,(ARCA17,Liverpool,1985),pp.171-179。参见,裕尔著,考迪埃修订,张绪山译:《东域纪程录丛》,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173-186页。19CyriMangoandRogersScotttr.,TheChronicleofTheophanesConfess

7、or,AD284-813,(Oxford,1997),447.又,参见《西突厥史料》,227-231页.20C.J.F.DobridgeHistoryofEarlyInnerAsia,(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0),pp.209-210.SimocattaTheophylact,History,(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1986),vii,15.25DenisSinor,p.211.26PhilipGrierson,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