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中的酒与梦

古代文学中的酒与梦

ID:25259972

大小:54.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19

古代文学中的酒与梦_第1页
古代文学中的酒与梦_第2页
古代文学中的酒与梦_第3页
古代文学中的酒与梦_第4页
古代文学中的酒与梦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代文学中的酒与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古代文学中的酒与梦古代文学中的酒与梦  当谈及酒与梦的时候,我们很容易将它们与一种非现实的状态联系起来。因为酒可以将人引入醉的境界中。这种境界总是给人一种虚的,或是一种半虚的感觉;梦则是另一种完全近乎于虚的状态,无论是在梦中还是在醒后,这种虚的状态都给人以强大的震撼力或感染力。这种震撼力或者是感染力,来源于梦中或酒后的非现实状态。而他的深刻根源,则与作家们的追求是分不开的。  一、酒与梦的非现实性  醉后与梦后,人们都会用一个字来形容醒。醒字本从酉,而酉最初又表示酒坛子之类的器皿。可见,醒的最初含义当是用来形容酒醒时的状态的。[1]而醒字后来用于梦醒的含义,显然是人们认识到了醉后和

2、梦中二者的相似之处非现实性。醉后的迷离之感与梦中的朦胧之感,一起构成了一种非现实的虚的状态,使人们在有意无意之中,在这种近乎于虚的状态下流露出感情,这与许多作家的创作状态都是相通的。  非现实性,主要表现为两个层次。  首先,非现实性表现为对现实加工或变形后的描摹,这种描摹又紧紧依附于现实中的某些具体事物,而与事件的经过与结果并没有大的联系。这种非现实性是醉酒与做梦时都会出现的。它属于意象层面。辛弃疾《西江月醉里且贪欢笑》一词,则是描写醉态的文学精品: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此处是描述醉酒时的状态。作者当时处于大醉时,置身于现实与非现实之间。此处

3、松边醉倒为现实,而松动要来扶则是醉酒状态下所体现出的非现实。问松我醉何如一句,就现实来看,它紧紧承接上句的现实,并把松树拟人化并主动与其对话;就非现实来看,它又紧紧连接下一句,把作者在醉酒后看到松树摇晃的非现实当成是松树对作者我醉何如这句话的回应。可见此句是沟通现实与非现实的桥梁。松动要来扶,既可以说是对醉酒后看到松动这一现象的现实描绘,又可以说是对作者孤独到只有松树理会他的一种非现实的想象。从这首词中不难看出,醉态中的直观感悟和文学创作的手法是十分相近的,甚至是可以互相融通的。  其次,非现实性还表现在对现实不相关或者不相符的事件的经过或结果的演绎。这种非现实性更多表现在做梦中,

4、而在醉酒中少有发生。它属于情节层面。  醉酒后,醉酒者无法完全处于非现实状态,而是或多或少与现实发生着联系。醉酒后人们很难有一个完全非现实的自由的空间,这也就注定人们无法在醉酒的状态形成一种完整的、虚幻的情节。然而梦境则不同。人们身处梦境的时候,则是完全处于一个虚幻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人们有条件完成一个故事的演变过程。而不会像醉酒时那样,被时实时虚的现实所打断。苏轼《江城子己卯二十日夜记梦》有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之句。不难看出,苏轼的这个梦,是有一个连贯情节的。自始至终都处于非现实的状态中。这就与辛弃疾那首《西江月》中时而现实时而非现实有很大的不同。

5、二者虽然在情节上都很连贯,但是一个是依附于现实(松树)的非现实(松动),而另一个则完全处于亡妻还乡的非现实之中。可以说,二者一个写醉酒,一个写做梦,十分恰当地表现出了各自的特征。  二、酒与梦的压抑性  醉酒与做梦,同样又是一种压抑性的释放。而这种释放也是文学之所以形成的动力源泉。先秦时期,我国古代文论中就有诗言志,歌咏言的传统。到了汉代,《毛诗序》指出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司马迁更是发出了诗三百,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的感慨。到了唐宋之后,不平则鸣诗穷而后工等理论逐渐为诸多名家提出。中国古代文论的传统中,一直侧重于一种情感的抒发,而这种抒发通常与某种压抑的释放有关。所谓不平穷等字的内

6、涵,都是对这种压抑的暗指。按照古代文论中的说法,文学无疑是一种压抑后的释放,这种情况又与醉酒和做梦暗合。  醉酒是一种对压抑的释放。杜甫的《醉时歌》,通过对醉酒醉语醉态醉诗的描写,道尽了人生的血和泪。其中儒术于我何有哉,孔丘盗跖俱尘埃一句,一反杜甫儒家思想践行者的形象。这无疑是杜甫压抑的苦闷心境在醉后的一种释放。白居易《醉吟二首》又有酒狂又引诗魔发,道出了酒与文学相承接而又相贯通的释放情感的性质。与此同时,人们一旦释放了这种压抑,就会领会出超脱于世间之外的哲理化的思考。这类思考虽是形而上的,确是作者亲身经历后的人生感悟,而不是泛泛的空谈。千古名篇《兰亭集序》,以超迈通脱的气势,发出

7、了后人视今亦犹今之视昔的超越时空的慨叹。此时王羲之正处于醉酒状态。在那个上巳节,诗人们齐聚会稽山,在流觞曲水之间唱和为诗。此情此景,可谓大观。酒后压抑的释放,正是触发王羲之人生慨叹的直接诱因。陶渊明更是性嗜酒,并且期在必醉(《五柳先生传》)。他有一组《饮酒》诗,首首传达着他的人生态度和形而上的思考。心远地自偏欲辩已忘言则是近乎于老庄之道的哲理性诗句。  醉酒同时是对压抑的一种逃避。这一点在魏晋名士逃避司马氏迫害中有集中体现。(晋)文帝初欲与(晋)武帝求婚于(阮)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