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其相关因素分析论文

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其相关因素分析论文

ID:25256771

大小:5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9

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其相关因素分析论文_第1页
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其相关因素分析论文_第2页
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其相关因素分析论文_第3页
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其相关因素分析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其相关因素分析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其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摘要】目的探讨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及血脂、纤维蛋白原(Fbg)水平的关系。方法对96例经头CT或MRI确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和43例对照组进行颈动脉颅外段彩色多普勒检查,观察斑块情况。同时检测2组血脂、纤维蛋白原水平。结果(1)病例组96例,斑块检出率为78.13%(75/96)。对照组为18.60%(8/43)(P0.01);(2)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及Fbg水平脑梗死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脑梗死组有斑块亚组明显高于无斑

2、块亚组(P0.05)。结论颈动脉硬化斑块与脑梗死发生有密切关系,不稳定颈动脉硬化斑块是脑梗死发生的重要因素。LC,LDL,Fbg水平增高是脑梗死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形成的危险因素。【关键词】颈动脉斑块;脑梗死;危险因素【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relationshipsamongcerebralinfarction(CI)andcarotidatherosclerosis(CAS)plague,levelsofplasmalipidandFbg.MethodsNiysixp

3、atientsalipidandfibrinogen(Fbg)alcontrol(NC)group.ResultsRateofplagueinCIgroupm为斑块形成。根据斑块的回声判断质地(软斑或硬斑)。1.2.2生化指标的测定:采用清晨空腹静脉血,血脂检查采用日立717全自动分析仪,包括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凝血酶法测Fbg。1.2.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5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2组间均数比较用u检验,率的比较采

4、用χ2检验。2结果2.1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脑梗死组中,96例检出CAS斑块75例,斑块检出率为78.13%.对照组43例检出斑块8例,检出率8.6%,脑梗死组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脑梗死组软斑块检出率为67.3%,对照组软斑块检出率46.1%(P0.05)。见表1。表12组颈动脉硬化斑块结果比较注:对照组比较,**P0.01;*P0.05表2脑梗死组与对照组血脂与Fbg水平比较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P0.01表3脑梗死组有斑块与无斑块血脂与Fbg水平比较注:脑梗死斑块亚组

5、比较,*P0.05;**P0.012.2各组血脂、Fbg水平比较血TC,LDL,Fbg水平脑梗死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脑梗死有斑块亚组明显高于无斑块亚组(P0.05)。见表2、3。3讨论脑梗死目前已成为中老年致死、致残的一个主要原因,其发病基础病因是脑动脉粥样硬化。国外学者研究1认为,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是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志,也可作为粥样硬化是否消退的观察指标。CAS斑块是脑卒中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脑梗死危险预测的重要指标2。本组研究表明,病例组斑块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78.1

6、3%患者检出斑块,对照组斑块检出率为18.60%,提示CAS斑块形成与脑梗死发病有密切关系。有研究表示对于颈动脉狭窄程度70%患者,每年发生卒中的危险性是25%,由于颈动脉狭窄,导致颈动脉远端血流缓慢,灌注压下降形成低灌注性脑梗死或因斑块脱落形成栓子造成颅内血管栓塞。本组资料还显示脑梗死组颈动脉斑块中软斑所占比例远高于硬斑,梗死组软斑占67.3%,而对照组占46.15%(P0.05),证实不稳定CAS斑块是脑梗死发生的重要因素。由于软斑容易破裂、出血形成血栓,随血液流动到颅内,发生脑梗死几率较高,而硬斑因表面钙化,不

7、易破裂、脱落,故脑梗死发生率较低3。目前大量研究已证实年龄、高血压、糖代谢异常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血脂与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相关性存在较大争议。本研究发现脑梗死组TC、LDL、Fbg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而脑梗死斑块组较无斑块组升高更明显。说明TC、LDL、Fbg水平与颈动脉斑块形成有关。TC是构成CAS斑块的主要成分,而血浆中增高的LDL在受损的血管内皮下沉积,引起炎性因子的释放,单核细胞的聚集4;平滑肌细胞迁移进入内膜;内皮细胞产生自由基;LDL在氧自由基等作用下进行氧化修饰(OXLDL)

8、;巨噬细胞在内皮下大量巨噬沉积的OXLDL,形成富含泡沫细胞的脂纹,从而形成粥样硬化斑块;Fbg可促进凝血,血小板聚积。纤维斑沉积及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增加血管通透性,促进炎性细胞浸润,或纤维细胞增殖并向内膜大迁移,导致斑块形成5。颈动脉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简便、经济、重复性好,准确性高的一种方法,可及时了解颈动脉斑块性质,颈动脉狭窄程度,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