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脑病的发生谈中药归经入脑

从脑病的发生谈中药归经入脑

ID:25243462

大小:5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19

从脑病的发生谈中药归经入脑_第1页
从脑病的发生谈中药归经入脑_第2页
从脑病的发生谈中药归经入脑_第3页
从脑病的发生谈中药归经入脑_第4页
从脑病的发生谈中药归经入脑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脑病的发生谈中药归经入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从脑病的发生谈中药归经入脑【摘要】  本文从脑的生理病理特点来探讨中药归经于脑的理论。1.脑位于气机升降转折之处,七情易导致脑病,疏达气机药可归经入脑。2.脑为至清至高之体,邪气易侵犯脑,部分解毒清脑药、清化脑浊药、调理脑血药可归经入脑。3.脑为诸阳之会,阳虚易出现精神症状,部分通阳药可归经入脑。4.脑为髓汇集之处,喜盈恶亏,亏则致病,养脑补髓药可归经入脑。5.脑为气血精华汇集之处,脏腑气血不和是发生脑病的重要基础,调补气血药可归经入脑。6.脑与耳、目、口、鼻、舌、咽喉诸窍相连,清窍被蒙与脑病息息相关,醒脑开窍药可归经入脑。【关键词】脑病中药归

2、经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变,人类疾病谱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脑病已成为严重影响人类生命和生活质量的疾病之一。中医传统的有关药物归经理论在复杂的脑病面前已经略显匮乏,远远不能指导其治疗。本文结合脑的生理病理特点来探讨中药归经入于脑的理论,以期对脑病治疗进行有益的尝试。七情过度易致脑病脑居天阳之位,气机上升到此而转为下降,成为气机升降的转折点。从历代中医不管是禀赋薄弱导致的先天性脑病,还是后天饮食失养,或劳倦内伤,或久病阳气损伤导致的后天性脑病,都是因为阳气偏衰,代谢活动减弱,而出现一系列的伤神表现。脑为诸阳之会,所以部分通阳药可归经入脑。如桂枝入脑

3、、心、膀胱、肺,其气味芳香,可直接入脑,温通头面经络以驱邪,可发汗解表,温通阳气,用于风寒表证头痛者;细辛入脑、心、肺、肝、肾,可发散风寒,祛风止痛,《神农本草经》曰:“主咳逆,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明目,利九窍。”白芷入脑、肺,可上行头面经络,祛风止痛开窍,《本草求真》曰:“能治阳明一切头面诸疾,如头目昏痛。”葱白入脑、胃、肺,可发汗解表,散寒通阳,可通达上下之阳气,用于风寒表证头痛者[2]。脑为髓海亏则致病《灵枢·海论》说:“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其盖,下在风府。”《医学入门》指出:“脑者髓之海,诸髓皆属于脑,故上至脑,下至骨

4、骶,皆精髓升降之道路也。”脑在颅内,与脊髓相通形成一个系统,《内经》亦云:“诸髓者,皆属于脑。”脑的主记忆、主运动等功能,均通过脑髓实现,只有脑髓充足,才能“轻劲多力,自过其度”;若脑髓空虚,则会“脑转耳鸣,颈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这就说明脑喜盈恶亏。王清任还通过人之生长过程,论述了髓之盈亏对脑之功能的影响,他指出:“小儿无记性者,脑髓未满,高年无记性者,脑髓渐空。”脑乃髓汇集之处,藏而不泻,并靠后天肾精及气血的转化予以补充、濡养,藏则充满而保持脑的正常功能,泻则不足而发为病态。古代医家不仅认识到脑由髓汇集而成,还认识到脑和脊髓在结构和

5、生理功能上有密切关系。《灵枢·大惑论》曰:“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故邪中于项,因逢其身之虚,其入深则随眼系以入于脑,入于脑则脑转,转则目系急,目系急则目眩以转也。”清·陈士铎谓:“盖脑为髓海,原通于肾……盖肾之化精,必得脑中之气相化。”可见脑肾关系至为密切。若先天禀赋不足,肾气虚损,不能上充脑髓,或后天化源不足,气血亏虚,不能上荣脑髓,皆可致脑神失养而为病。脑与髓的关系密切,所以养脑补髓药可归经入脑。如熟地入脑、心、肝、肾,可补血益脑,滋阴养营,用于血虚脑髓不足所致的眩晕、记

6、忆力减退等症,《本草纲目》言其“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利耳目,黑须发,男子五劳七伤,女子伤中胞漏,经候不调,胎产百病”。何首乌入脑、心、肝、肾,可补血益脑,滋肝补肾,用于脑、肝血不足所致的眩晕失眠、记忆力低下等症。《本草纲目》言其“苦补肾,甘补肝,能收敛精气,所以能养血益肝,固精益肾,健筋骨,乌须发,为滋补良药,不寒不燥,功在地黄、天门冬诸药之上”。当归入脑、心、脾、肝,可补血养脑,活血通络,用于血虚诸证,常与制首乌、川芎、枸杞子、阿胶等药配伍应用。《名医别录》言其“温中止痛,除客血内塞,中风痉,汗不出,湿痹,中恶客气

7、,虚冷,补五脏,生肌肉”。鹿茸入脑、肝、肾,生精髓,补脑虚,助肾阳,强筋骨,用于脑精髓亏所致的眩晕脑鸣、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症,《本草纲目》言其“生精补髓,养血强阳,强筋健骨,治一切虚损、耳聋、目暗、眩晕、虚痢”。枸杞子入脑、肝、肾,可补肾益精,养肝明目,用于肾精亏虚所致的头晕、目眩、耳鸣等症,《名医别录》言其:“补内伤大劳虚吸,坚筋骨,强阴,利大小肠”。[2]气血不和易生脑病《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云:“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素问·口问篇》又云:“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程杏轩《医述》引《会心录》云:“六腑清阳之气,

8、五脏精华之血,皆会于头。”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说:“血生于心,上输于脑。”这些论述均从生理、病理角度说明了气血津液是脑生成的重要物质,脑只有依赖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