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新课程背景下化学创新教学初探

[农业]新课程背景下化学创新教学初探

ID:25219230

大小:61.68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17

[农业]新课程背景下化学创新教学初探_第1页
[农业]新课程背景下化学创新教学初探_第2页
[农业]新课程背景下化学创新教学初探_第3页
[农业]新课程背景下化学创新教学初探_第4页
[农业]新课程背景下化学创新教学初探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业]新课程背景下化学创新教学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课程背景下化学创新教学初探摘要本文探讨了在新课程背景下,从萌发创新、学习创新、引导创新、锻炼创新、勇于创新等方面在化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关键词新课程;化学创新教学当前国家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以经济和科技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竞争,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必须依靠人才,而人才素质的高低则表现在创新能力上。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化学的课程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要把我们

2、国家建设为创新型国家,中华民族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重视创新教育。那么,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笔者结合中学化学新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我谈谈自己的认识。一、创造宽松的和谐教学氛围—萌发创新实现“满足每一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是化学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新课程化学教学改革要求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倡导课堂教学民主化,改过去的“一言堂”为现在的“群言堂”,以创设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课堂教学生态氛围。在新课程改革中,无论学生成绩好坏,一律尊重他们的人格和个性,我们打破以往“居高

3、临下”的身份,以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服务者的身份走到学生中去,帮助学生,指导学生,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尽力做到为学生服务,乐于倾听的见解,善于捕捉其闪光点,与学生一起分享成功的快乐或失败的教训。在教学中,我们以学生为本而不是以教师为本,高度尊重和信任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幻想和辩论,保护学生的创新冲动、创新激情、创新意识,给他们创新的思维空间,使他们乐于与老师交流,其结果往往有意外的惊喜。在课堂上高度评价学生的严谨的学习态度,敢于不畏权威的批判性思维和富有创意的见解。教学民主化旨在营造一种合作的氛围

4、和环境,从而形成培养创新能力的“气候和土壤”。也只有这样,能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同时学生的潜能和个性得以充分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才能彰显,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才能得到培养。二、利用化学史——学习创新将化学史渗透到新课程改革中的化学教学中,有利于新课程三维目标的实现。教师利用各种渠道收集科学家的“趣闻”和发现史,可以培养学生仰慕科学家崇尚科学、追求科学、献身科学的创造精神,可以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精神。在学习空气成分的教学中,我介绍了发现稀有气体的故事。1892年,英国化学家雷利采用两种方法制取氮气,并测得其密度的大小仅在第三

5、位小数上出现差异。但是他并没有放过这细微的差别,通过两年的钻研仍然没有突破性进展,后来和朋友拉姆赛共同努力,终于发现了一种未知的气体—氩气。此故事启迪我们,尊重实验事实,具有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创新就在我们身边,人人都可以去创新,创新并不是浮云,对于树立学生创新意识的效果是润物细无声的。学习有关分子原子知识时,介绍素有“近代化学之父”美誉之称的道尔顿提出的原子学说为化学学科做出的巨大贡献。但卢瑟夫敢于怀疑道尔顿的原子不可分割的观点,通过实验后,提出了原子的核型学说。教育学生不要迷信权威,要大胆质疑,敢于批判和创新,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

6、神。在学习有机化学时,介绍了凯库勒“梦”出苯分子环状结构的故事,他之所以“夜有所梦”“夜有所得”,主要是因为他“日有所思”,学生兴趣盎然,从而因势利导教育学生创新的灵感来自长期的研究铺垫,苦思冥想,来自对科学的献身精神。教师还可以搜集当今化学前沿科学的研究和面临的困惑以及我国化学工作者对化学研究的重要贡献介绍给学生,激发学生创新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激励他们为化学学科造福人类和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勤奋学习。三、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创新创新是学生的一项自主性活动,化学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的角色主要作用在于启发和引导。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设

7、巧妙的、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为激发学生的思维提供良好的平台,启发诱导学生进行创新活动。教师可让学生观察化学实验或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去发现问题,组织一些探究活动去分析和解决它们;也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水平,深挖教材内含,创设引起学生思维产生认知冲突的情境,由于创设的问题情境具有可探究性和发散性,驱使学生去猜想,调动各方力量去求证,在获得合理的解释过程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得到有效的锻炼。[教学案例1]在“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这一节中,我给出两个热化学方程式:2h2(g)+o2

8、(g)=2h2o(g)△h=-483.6kj2h2(g)+o2(g)=2h2o(l)△h=-571.6kj比较上述两个热化学方程式,为什么产生的热效应不同?学生得出是因为产物的状态不同导致相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数值不同。教师再进一步追问,热效应数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