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215701
大小:70.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11-19
《从接受美学谈文艺欣赏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从接受美学谈文艺欣赏论文一“名山遇徽客,何异士遇知己”,这是明代著名山水画家董其昌《画禅室随笔》中的一句名言。本意是说“诗以山川为境,山川亦以诗为境”,故名山若得赋客品题,则可借“寥落片言”,“举其名矣”。推而广之,优秀的文学作品也需要优秀的接受者去品尝、鉴赏。如果“读者之精神不生..毕业,将作者之意思尽没,不知心苦,实负良工”(金圣叹:《第五才子书“楔子”总批》,《水浒传会评本》39页)那么,再好的文学作品也没有实际意义。毛泽东同志说文章是“专为影响人的”,“是要去影响别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反对党八股》
2、)。社会主义文艺的重要使命就在于“根据实际生活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人物来,帮助群众推动历史的前进”(《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这是社会主义文艺所应发挥的社会功能。但是,文艺作品本身只是含有社会功能的潜力,或者说只是具有发挥某种社会功能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能不能变成“现实性”呢?还要靠读者在接受过程中实现,靠作品自身是不能完成的。也就是说文艺活动由文艺创作和文艺鉴赏两部分组成。文艺作品的产生,只是给接受者提供了一个鉴赏的对象,只是为文艺的社会功能提供了一个物质依据,文艺作品只有进人流通过程才能成为读者的接受
3、对象,而且只有真正被读者所接受,文艺的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美感作用才能发挥出来。国外“接受美学”的倡导者们提出了文艺研究不能单纯以文艺作品自身为对象,应该把读者包括到文艺科学研究对象中来的主张,他们认为,文艺作品只是以某种文学艺术形式向社会提供了某种信息,至于如何接受这个信息,如何处理这个信息,那是读者、观众的事。因此,他们要求接受者参与创作,给他们以充分的自主权。这种理论本身虽然还有不少缺陷,例如,他们用生产和消费的关系来说明文艺创作和接受关系时,提出了一个“文艺是商品”的命题,而又不能从具体的社会历史条
4、件出发给予正确的解释,因而混淆了作为“物质劳动产品”的“商品”和作为“精神劳动产品”的“作品”之间的质的差异。我们可以说作品是作家生产的“产品”,但不能笼统地说“作品”就是“商品”。作家生产的“作品”只是在带有被资本家雇佣劳动的性质时,才具有“商品”的属性。又如,他们认为在“文艺创作”转化的“流通”过程中,文艺生产、作家、作品是文艺作品“流通”过程的“出发点”,而读者接受则是文艺作品“流通”过程的“终点”,照此看来,似乎读者只是被动地接受作品,这就忽现了“接受”对于“创作”的能动推动作用。但是,接受美学的倡
5、导者们,通过作家、作品和读者三者的关系去研究文艺,从文艺生产与接受的关系去认识文学艺术的社会功能,这在文艺研究的方法上是有崭新意义的。我国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历史也一再证明,那种仅仅根据作品的题材、主题等内容范畴来判断文艺社会功能的作法,是导致图解政策、图解艺术形象的庸俗社会学的方法。事实上,文艺的社会功能不仅取决于作品描写了什么和怎样描写,而且取决于读者接受了什么和怎样接受。常言说“人类世世代代各以自己的方式反复阅读荷马”(《赫尔岑论文学》第7页);“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些都说明,文艺的社会
6、效果问题不单是一个文艺创作问题,而且是一个文艺鉴赏问题。文学艺术的社会效果不是由文艺创作和文艺作品单方面决定的,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鉴赏者(即接受者)的审美意识。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精辟地阐述了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指出消费和生产之间有“直接的同一性:生产是消费,消费是生产”,“每一方表现为对方的手段”。它们之间相互依存,在一个运动过程(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中“彼此发生关系,表现为互不可缺,但又各自处于对方之外。生产为消费创造作为外在对象的材料;消费为生产创造作为内在对象、作为目的的需要。没有
7、生产就没有消费,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每一方都为对方提供对象,生产为消费提供外在的对象,消费为生产提供想象的对象”,“两者的每一方当自己实现时也就创造对方,把自己当作对方创造出来”。因此,“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如果我们把文艺作品的创作和接受的关系作为一个生产和消费的关系来看待的话,同样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文艺作品的创作和接受也有“直接的同一性”,即文艺生产不仅为主体(接受者)生产消费(鉴赏)的材料、对象(作品),而且也为对象(作品)生产主体(接受者)。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艺术对
8、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第729页),而且“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一旦形成,必然会影响“艺术对象的创造”。这是因为,生产对于消费的依赖,不仅表现在“消费中产品才成为现实的产品”,也就是说,产品只有“在消费中才能证实自己是产品,才成为产品”,而且还表现在消费是生产的前提。“消费创造出新的生产的需要,因而创造出生产的观念上的内在动机”,也就是说,“消费在观念上提出生产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