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评价和选用论文

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评价和选用论文

ID:25209634

大小:60.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17

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评价和选用论文_第1页
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评价和选用论文_第2页
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评价和选用论文_第3页
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评价和选用论文_第4页
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评价和选用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评价和选用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评价和选用论文【关键词】,.freelilide、Dronedarone等尚处于临床试验阶断。Ⅲ类药物包括传统的和新型的药物,其共同的药理作用为阻滞K+通道,延长心脏所有组织的动作电位时程(APD)和有效不应期(ERP)。除索他洛尔外,多数的Ⅲ类药物对心功能无抑制作用,故可用于器质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合并的心律失常。Ⅲ类药物除溴苄胺、胺碘酮外,共同的不良反应为促心律失常作用发生率较高,尖端扭转型室速(TdP)的发生率>3%[1]。1传统的Ⅲ药物1.1溴苄胺溴苄胺是最早用于临床的Ⅲ类药物,近年来临床很少应用。本品主要作用于

2、浦肯野纤维和心室肌,延长其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故仅对室性心律失常有效[2]。1.1.1适应证:①待续性室速:20世纪80年代Castle报道,对利多卡因、普鲁卡因酰胺无效的顽固性持续性室速,溴苄胺的有效率为73%;②急性心梗患者应用溴苄胺预防室颤的发生,有效率达99%。另外,对电除颤后反复发作室颤者,溴苄胺可作为辅助治疗措施。1.1.2剂量及用法:①心室颤动:可用5mg/kg(不加稀释)直接静脉推注,注射前后进行心肺复苏;如室颤持续存在,每15min可静注5~10mg/kg,直至总量达30mg/kg;②室速:5~10mg/kg溶于10%

3、葡萄液50ml中静滴10~30min,维持量为1~3mg/min静滴或用5mg/kg静注,每6h1次。1.1.3不良反应及禁忌证:主要不良反应为低血压,有时可引起恶心、呕吐,偶可引起心动过缓、心脏停搏。无特殊禁忌证,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室速应避免使用。1.2胺碘酮(可达龙,Amiodarone,Cordarone)胺碘酮是当前临床应用最广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是抗心律失常药物中疗效最高的,也是产生不良反应最多的药物。故美国著名心脏病学家Prytoesandtheg)即可复律。②持续性房颤:对不适于电复律的持续性房颤可采用胺碘酮复律,胺碘酮起效十分缓慢

4、,常需数周才能复律,笔者观察到一些患者服用胺碘酮4周以上方恢复窦律。③房颤复律后维持窦律:多数的持续性房颤复律后需服用药物维持窦律,现有的药物疗效均不理想,各种药物在1年能维持窦律者为50%~70%。其中以胺碘酮疗效相对较高。新近文献报道,胺碘酮与厄贝沙坦或依那普利合用可增强维持窦律的疗效[4],维持窦律药物的选择可参考表1。表1维持窦律药物的选择(略)1.2.1.2室性心动过速:对急性心肌缺血、梗死及各种器质性心脏病特别是合并心力衰竭伴发的持续性室速,胺碘酮应作为首选药物。先静注2~3次负荷量,然后持续静滴。对反复发作的顽固性室速,应同时纠

5、正可能存在的病因如心肌缺血、电解质紊乱、低氧血症及药物作用等。对存在交感活性增高的情况,并用β阻滞剂十分有效。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并发的多形性室速伴QT间期正常者胺碘酮常有满意的疗效。1.2.1.3宽QRS心动过速:对原因不明的宽QRS心动过速若血流动力学稳定,可考虑使用胺碘酮静注及静滴,因其对室速有效,对旁路性心动过速由于阻滞旁路传导也可能终止发作,对机率不大的室上速合并室内传导异常(约占宽QRS心动过速的5%~10%)疗效虽不满意,也无明显负面作用。1.2.1.4预防心源性猝死:一系列临床研究表明,心肌梗死或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胺碘酮可

6、降低心律失常猝死率,也可能降低总病死率,但其疗效远不如ICD。对心肌梗死后高危心律失常患者(LVEF≤30%,出现非持续性室速或心脏电刺激可诱发出室速/室颤),安放ICD是首选的治疗措施,如无条件安放ICD,服用胺碘酮(可与β阻滞剂合用)也有相当的疗效且比较安全[5]。心力衰竭患者已服用ACEIR、β阻滞剂及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者,无需加用胺碘酮预防心律失常性猝死,如伴有非持续性室速或房颤可考虑加用胺碘酮。1.2.2剂量及用法:①静脉用药:对持续性室速、房颤伴快速心室率者,先用负荷量150mg静滴10min(如有心衰应减慢静滴速度),必要时间隔1

7、0~15min后可再重复1~2次,然后用1~15mg/min,静滴6h,以后根据病情逐渐减慢至05mg/min,24h用量为1200~2000mg。静注胺碘酮后即使不能立即终止心律失常发作,但可明显减慢心室率,从而改善血流动力学变化;若心律失常停止发作,可改用静滴(05mg/min)或口服胺碘酮巩固疗效预防复发。对顽固性室速/室颤,常需静滴胺碘酮4~5d以上[6]。②口服胺碘酮对持续性房颤复律或预防室速复发,可用负荷量600~800mg/8~12d,最后用中间量400mg/10d,最后改为维持量200mg/d。1.2.3不良反应及禁忌证:①不

8、良反应:胺碘酮的不良反应较多,但均为心外性。胺碘酮的促心律失常作用发生率很低,胺碘酮虽可引起QT间期延长,但反映心室复极均匀一致的延长,不增加跨室壁复极离散度(TD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