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198097
大小:4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8
《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骨髓巨核细胞数与预后的相关性观察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骨髓巨核细胞数与预后的相关性观察论文【摘要】目的观察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儿骨髓巨核细胞数与预后的关系。方法统计分析我院近5年来89例新诊断的ITP患儿的临床资料和骨髓细胞学资料,探索ITP患儿骨髓巨核细胞数与预后的关系。结果新诊断的ITP患儿骨髓巨核细胞数越多,治疗效果和预后越好。结论ITP患儿骨髓巨核细胞数与其疗效和预后密切相关,从而可用骨髓巨核细胞数早期预测ITP患儿的疗效和预后。【关键词】骨髓巨核细胞数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预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thrombo
2、cytopeniaITP)是儿童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过去也称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thrombocytopenicpurpuraITP),是一种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共同参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使血小板被单核-巨噬细胞大量吞噬,丛而导致外周血液中血小板数量减少。典型的ITP患者骨髓巨核细胞一般是增多的,这种增多被认为是血小板减少刺激巨核细胞前体细胞代偿性增生.freelm×1.5mm),瑞氏染色后计数分类全片巨核细胞数,将巨核细胞数多于35个归为巨核细胞增多组(A组),巨核细胞数7-35个
3、归为巨核细胞正常组(B组),巨核细胞少于7个归为巨核细胞减少组(c组)。1.3治疗方法:每组的治疗均采用一般治疗(适当限制活动,避免外伤,预防及治疗各种感染,严重失血的予以输血等),糖皮质激素(强的松1-2mg/kg/d,分3次口服,待出血症状减轻后减量,疗程4周内),出血严重的者用丙种球蛋白静滴1g/kg/d,连用二天1.4疗效评定标准:参照第二届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制定的标准判断。显效:血小板数100×109/L,出血症状停止;良效:血小板数50-100×109/L,出血症状停止;进步:血小板数有所上升,
4、出血症状有所改改善;无效。血小板数,出血症状均无改善。前三者称为有效,三者之和计算有效率。1.5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表lITP患者骨髓巨核细胞数与预后的关系分组例数显效良效进步无效有效率A组625163296.77%B组201322385.0%c组7311271.4%(A组)有效率96.77%(B组)有效率85.0%(c组)有效率71.4%ITP患者骨髓巨核细胞数与预后的关系,见表l。从表1可以看出,89例IT
5、P初诊患者按巨核细胞数从多到少排列,分3为组,随着巨核细胞数的减少.患者治疗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也随之减少。C组的巨核细胞数和疗效明显低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讨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是儿科常见的一种出血性疾病,一般认为其发病机理主要为免疫因素导致血小板破坏过多,但对于疾病过程中巨核细胞及其造血功能改变的研究尚不足,尤其是ITP巨核细胞的研究更为少见,在临床治疗上,ITP的预后不一,大部分患儿预后较好,但部分患儿反复发作,疗效不满意。典型的ITP患儿骨髓巨核细胞数一般是增多的,临床观察
6、,有部分病人巨核细胞数并不增多,巨核细胞数增生不明显或减低的患者可能存在骨髓巨核细胞生成障碍,和骨髓的干细胞或巨核细胞的内在缺陷。有学者4,..5报道骨髓巨核细胞数与疗效明显相关。回顾性总结我院2005年6月至2011年6月住院及门诊患儿89例新诊断的ITP患儿的临床资料和骨髓细胞学资料,我们发现随着骨髓巨核细胞数的减少.患者治疗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也随之减少。C组的巨核细胞数和疗效明显低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之,新诊断的ITP骨髓巨核细胞数的检查,对患儿的诊断及其预后的判断都有重
7、要的作用,我们可以根据观察骨髓巨核细胞数,指导临床治疗,判断患儿预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