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196515
大小:5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8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李军周春林陈江峰陈铁锋【摘要】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优越性。方法用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对15例患者的足背、内外踝、小腿中下段、胫前部皮肤缺损进行修复,同时观察腓肠神经及营养血管的走行特点。结果15例完全成活,无一例坏死或部分坏死。转移的皮瓣均于术后6个月恢复感觉。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切取简便,成功率高,最远可达足前中部,是修复足跟、足背、内外踝、及小腿中下段软组织缺损的理想供区。 关键词腓肠神经皮瓣修复 小腿中下段、胫前部、足背及内外踝处,其骨质与皮肤相邻,皮下组织
2、少,外伤容易导致骨质和肌腱外露。传统的修复方法多采用内踝上皮支皮瓣、小腿外侧皮瓣以及游离皮瓣或交腿皮瓣,这类皮瓣都有不同的缺陷。近几年来,笔者应用吻合感觉神经的逆行腓肠神经皮瓣来修复上述软组织缺损,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自2000年2月以来,共收治15例患者,其中男10例,女5例;年龄14~50岁,平均39岁。小腿中下段胫骨外露2例,内外踝皮肤缺损各2例,足背皮肤缺损3例,跟后瘢痕溃疡3例,足跟皮肤缺损3例。皮肤缺损面积为4cm×5cm~7cm×20cm。皮瓣切取面积为7
3、cm×5cm~8cm×23cm。皮瓣蒂宽为2~4cm大小。 1.2手术方法常规消毒清创后,做成模具,测量创面大小,规划皮瓣的形状,可根据模具皮瓣放大15%左右。在外踝与跟腱的中点与窝中点做一连线,为皮瓣的轴线。旋转点在外踝上5cm左右,测量旋转点至缺损部位最远端的长度,皮瓣长度放大20%。采用逆行切取法。切开皮瓣前外侧,在肌膜表面上分离,将腓肠神经外侧支一并切取于皮瓣内,向近侧游离2cm左右,做标记。自窝切取可及小隐静脉,在静脉浅层寻找腓肠神经外侧支,结扎小隐静脉,标记内外侧支,根据受区神经进行选择。观察神经血管
4、与深筋膜的关系。如血管神经在深筋膜中,可进行切取;如已分离进入肌肉中,应放弃手术。否则会由于血管蒂太短不能到达缺损部位,导致手术失败。然后切取皮瓣后缘,至外踝上5cm左右,即腓动脉血管效能支进入皮瓣的部位。保留皮瓣蒂宽2~4cm。 2结果 15例皮瓣全部成活。其中1例皮瓣长23cm,皮瓣近端至窝处,修复足背外侧皮肤缺损达第一趾蹼处,皮瓣成活良好。15例中,5例仅含腓肠神经内侧支,10例2根神经均包含在皮瓣内。所有病例将皮瓣的腓肠神经与相应部位的神经吻合。术后6个月均恢复了表浅感觉。(责任编辑:) 3讨论 对
5、小腿下1/3以远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如果缺损不大,部位不远,可采用内踝上皮支皮瓣或小腿外侧皮瓣修复,但转移距离有限;交腿皮瓣因住院时间长,患者痛苦多,不经常使用;而游离皮瓣,大小部位随意性大,手术成功率高,但要求较高的显微外科技术,又有一定的失败率。1992年Masquelet等提出表浅感觉神经血管岛状皮瓣的概念,并在临床取得成功。1996年,国内张世民等报道了3例用此皮瓣修复踝关节周围、足根底部皮肤缺损并取得满意效果。近几年来,该皮瓣的临床应用得到了普及。 3.1皮瓣的血供1996年Atchabahian
6、等提出皮肤的血供来源有3种:(1)直接皮肤动脉;(2)分支动脉,包括肌皮动脉分支,肌间隙动脉分支和筋膜分支;(3)皮神经血管。实际上,该逆行皮瓣的血供由于带有一宽筋膜蒂,皮瓣的血供除腓动脉与腓肠神经伴行血管的效能支外,另有外踝上多支深筋膜皮支参与,覃松学等的解剖学研究证实了这一点,所以皮瓣实际命名为带腓肠神经伴行血管的筋膜蒂皮瓣。 3.2皮瓣的静脉回流本组15例中有6例有不同程度的皮瓣肿胀,皮瓣水肿,片状瘀斑,通过抬高患肢,静滴活血化瘀药物等处理措施,皮瓣均顺利成活。腓肠神经伴行血管有1~2条伴行静脉,同时有小隐
7、静脉伴行,但静脉回流仍然不足,可能与下肢静脉瓣膜丰富有关。逆行皮瓣静脉回流多经多条伴行静脉、深筋膜效能支及旁路侧支以“迷宫式途径”通过蒂静脉分支回流到深静脉系统,为使静脉回流畅通,可将小隐静脉与迂曲的回流静脉吻合。 3.3术中注意事项许多有关报道认为该皮瓣的切取范围不宜超过小腿中上1/3交界处,但笔者在手术中因缺损部位较远,皮瓣切取近端达窝,皮瓣亦完全成活。为防止腓肠神经血管向腓肠肌深入,笔者赞同曾述强等提倡的逆行切取皮瓣,先确定神经血管束的位置能否满足修复缺损区所需血管蒂的长度。 处理血管蒂时,尽可能保留皮下
8、深筋膜组织。切开蒂部皮肤,沿真皮下向两侧剥离,尽可能保留皮下组织中的血管网,以增加静脉网,不必显露神经及小隐静脉。皮瓣面积大,可适当增加蒂宽,以保证血供和回流。由于蒂部旋转度大,皮瓣亦较大,血管蒂以明道转位为妥;隧道空过比较困难,并有压迫蒂部的危险,选择明道可解除蒂压迫,保证血供及回流。修复小腿下1/3缺损,可不吻合感觉神经,但修复内外踝处及足背、足跟部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