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改革的背景与基础

中国农村改革的背景与基础

ID:25191992

大小:5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8

中国农村改革的背景与基础_第1页
中国农村改革的背景与基础_第2页
中国农村改革的背景与基础_第3页
中国农村改革的背景与基础_第4页
中国农村改革的背景与基础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农村改革的背景与基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农村改革的背景与基础

2、第1内容显示中 中华泱泱大国,历来以农为本。农业问题、农村问题、农民问题,是中国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农业发展具有历史的连续性和继承性。8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经济、社会所发生的一系列深刻变革,根植于中国近、现代农业发展的历史,根植于中国的基本国情,这段历史以及中国的基本国情形成了中国农村改革的背景和基础。  一、民国时期的农业  将来民生主义真是达到目的,农民问题真是完全解决,是要耕者有其田,那才算是我们对于农民问题的最终结果。──《孙中山选集》下卷,第810页  民国时期是中国近、现代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个时期的农业史

3、,有着相当丰富的内涵。民国时期,南京国民政府及各地方政府为了稳定自己的政权,对发展农业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一大批爱国人士及农业专家学者为了寻求发展中国农业的道路,进行了艰苦的探索,提出了许多发展农业的思想、设想和理论,这些思想和理论是重要的农业遗产。  (一)孙中山的农业思想  孙中山出生于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市)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孙中山幼年时代,全家七口人,只靠租种两亩半族田过活。由于生活困苦,他六岁就开始下田干活。这样的生活经历,使他从小就切身体会到贫苦农民的悲惨境遇,这对他后来形成的改善农民生活,改良中国农业的思想,有着直接影响。  孙中

4、山早年在香港求学期间,就开始对改良中国农业问题产生兴趣,并撰文阐述他的见解。目前所见的孙中山最早的政治性文章《致郑藻如书》(1889年)一文中,就提出了“兴农会以倡革农桑业”等主张。1891年前后,由于受到当时一些改良主义知识分子的影响,孙中山曾一度寄希望于“改良救国”。孙中山撰写《农功》一文,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以改良中国的农业生产,其中甚至还介绍了当时新发明的“电热温室栽培技术”:“迩有用电之法,无论菜木果蔬,入以电气,萌芽即速,长成亦易。则早寒之地,严霜不虑其摧残;温和之乡,一岁何止三熟。”1894年,孙中山写了一封长达八千字的《上李鸿

5、章书》,进一步阐发了他在《农功》一文中提出的效法西方资本主义先进国家的主张,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的具有浓厚改良主义色彩的经济发展理论。孙中山特别强调优先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指出“此农政之兴尤为今日之急务也。”按照孙中山的设想,要发展农业生产,首先要兴办农政学堂,培养农业专门人才。然后设立农业博览会,宣传推广先进农业技术。这些主张充分体现了孙中山的“教育兴农、科技兴农”的思想。  孙中山早期关于农业改良的论著,只提到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良问题,也就是说,他相信只要吸取西方国家先进的农业科技就能使中国农村的面貌焕然一新。这些主张在当时无疑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6、,但这些主张没有触及阻碍中国农业发展的病根──封建土地所有制。在旧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孙中山的注意力才逐步转向土地制度问题。他认识到不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任何农业改良都是无法奏效的。在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学说中,土地问题被摆到十分重要的位置。他说:“民生主义,讲到归宿,不得不解决‘土地’和‘资本’两个问题。”可以说,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构成了孙中山民生主义的核心。在1905年的《同盟会宣言》中,平均地权被列为四大纲领之一,即在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等革命任务实现之后,要着手解决平均地权问题。  直到晚年,孙中山才为平均地权赋予“耕者有其田”的内容,

7、他说,“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农者,国家应当给以土地。”又说,“将来民生主义真是达到目的,农民问题真是完全解决,是要耕者有其田。”但无论是“平均地权”还是“耕者有其田”,孙中山都坚持通过“和平解决”的途径来实现。他不是主张没收地主土地而是通过赎买的办法来实施“平均地权”。他主张“农民可以得利,地主不受损失”的和平方法,达到“耕者有其田”。  1918年,孙中山在上海完成了他的经济问题专著《实业计划》,这是孙中山关于国家经济现代化的总体构想。孙中山主张通过大力发展工农业大生产来解决民生问题。他提出利用外资和外国人才、技术来加速现代化建设。他已认识到社会

8、化大生产要优先发展农业、矿产业及基础工业,“盖农矿工业,实为其他种种事业之母也。”按孙中山的设想,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出路,在于农业机械化和科学化。所有这些,都是具有划时代进步意义的,对于今天的经济建设,仍然有着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二)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理论与实验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世界资本主义各国发生严重经济危机,殃及中国。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倾销棉、麦等农产品,中国农业经济遭受空前沉重的打击,整个中国农村社会一片衰落破败。一时间,“农村破产”的呼声遍于中国。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国内知识界研究农业经济骤然成风,涌现出各式各样的农村改良派别。

9、他们以“农村复兴”为宗旨,提出救治中国农村的种种办法,并在较小的范围内做了一些“农村建设”的实验,时称“乡建运动”。到1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