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187776
大小: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8
《有感信息技术课程整合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有感信息技术课程整合论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当前信息技术教育普及中的一个热点问题。随着《音乐课程标准》的颁布和音乐课程改革的深入,把信息技术广泛的运用在音乐教学中,对音乐教学的改革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特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当前信息技术教育普及中的一个热点问题。随着《音乐课程标准》的颁布和音乐课程改革的深入,把信息技术广泛的运用在音乐教学中,对音乐教学的改革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更是突破了传统音乐教学在教学上的限制,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和创新性的学习,所以信息技术和音乐学科的整合已成为音乐教育今后发展的趋势。在这里笔者就其学习中的认识,结合自己在农村
2、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谈一点肤浅感悟。一、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整合,就是充分地利用现有的设备和资源,让学生把已掌握的现代信息技术自主的应用到实际的学习当中,已达到学以致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面的优势,努力创建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利用网络的平台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体现《音乐课程标准》中音乐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感知能力和创造能力,让学生学会利用信息技术去获取音乐知识,解决在音乐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总之,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整合,能够利用其
3、可视、可听、可操作,形象、直观、大容量等优点,为教学服务,把信息技术作为提高音乐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载体,运用到学习之中,从而使教学过程达到最优化。二、信息技术在农村音乐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说到农村音乐教学,部分人的印象还停留在以往的录音机,磁带,挂图,黑板,教师唱一句学生唱一句,半个学期只学一首《中学时代》上,但是随着国家对农村教育的重视,部分农村中学的教学环境与办学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电脑、网络、交互式电子白板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在农村学校当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乡村少年宫的建设又给农村音乐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新的理念,新的办学思想的推广,又给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带给我们新的
4、动力。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开辟广阔的天地。结合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对音乐教学进行整合。(一)信息技术与设趣激情的整合——在课堂教学中找“两点”所谓“两点”是指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和大纲中明确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我们经常说,要千方百计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学生的兴趣点到底在什么地方?在世界音乐文化及各种传播渠道飞速发展的今天,中学生对流行音乐的痴迷,可以说是异常火爆。可是部分学生对流行音乐的认识仅限于他们喜欢的所谓偶像所唱的几首流行歌曲,而对于什么是流行音乐,流行音乐的种类及风格却一无所知。针对这一现象,我认为,应采取积极措施,适当地从正面把优秀
5、的流行音乐引进课堂,满足学生唱流行歌曲的欲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比如在鲁教版音乐七年级上册中《青春之歌》这一单元中,要求以《青春的旋律》为主题,通过不同的音乐活动引导学生深刻的理解“青春”的意义,激发学生的生活热情,树立正确、积极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了解不同时期不同题材的与青春相关的歌曲,并感受不同音乐风格和特点。针对这一要求,我从网络中了许多不同风格的积极向上的MV作品,在学生进教室的同时,利用多媒体展示杨培安的《我相信》,学生们踏着动感的音乐节奏走进教室,充分的感受到了青春的活力。一首歌之后我又将画面切换到了全运会开幕式中孙楠、张惠妹等演唱的《相亲相爱》,学生们不由自主的一起跟随音乐演唱
6、歌曲,课堂气氛被推到顶点。紧接着学习歌曲《青春之歌》,大屏幕展示新疆维吾尔族人民载歌载舞的场景,试着让学生模仿维吾尔族的舞蹈,一节课很快就结束了,学生们都意犹未尽。(二)信息技术与德育渗透的整合——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初中是一个人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所以在初中阶段,一定要抓好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新课程的一项重要要求就是利用音乐这一载体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陶冶情操。在课堂上,针对汶川地震,西南旱灾,玉树地震,我开展了这样一个专题,大屏幕上出现的一幅幅画面一次又一次得震撼了学生,在这节课中,当学生看到温总理蹲在干裂的土地上忧心忡忡的情景,部分学生都流下了眼泪。紧接着,我与学生一起跟随
7、音乐学唱《还有我呢》,告诉学生生命的珍贵,生命的价值、生命的意义。珍惜我们现在所拥有的幸福生活,要用自己的双手,自己的智慧与勤奋创造我们的未来。(三)信息技术与当地特色的整合——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