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183632
大小:5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18
《γ干扰素基因型与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的关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γ干扰素基因型与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的关系【摘要】目的探讨供、受者γ干扰素(IFNγ)基因型与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前瞻性病例分析,用序列特异引物PCR方法,对122例肾移植受者和供给(其中94例受者的53位供者)在肾移植前进行IFNγ基因型检测。对受者术后随访2年,追踪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发生情况,分析受者基因型、供者基因型及供、受者基因型组合类型对移植肾功能的影响。结果IFNγ高分泌基因型受者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为42.2%(35/83例),中低分泌型受者为12.8%(5/39例),两者差别有统计学
2、意义(P<0.01)。取自IFNγ高分泌和中低分泌基因型供者的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6.7%(24/66例)和35.7%(10/28例),两者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供、受者均为高分泌基因型的受者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发生率75%(3/4例),明显高于其他基因型组合者的28.9%(36/90例)(P<0.01);供、受者均为中低分泌基因型的受者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为19.3%(11/57例),明显低于其他基因型组合者的48.6%(18/37例)(P<0.01)。结论受者I
3、FNγ基因型及与供者IFNγ基因型的组合类型,与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有显著关联。肾移植术前同时检测移植供、受者IFNγ基因多态性有助于术前准确预测移植后远期效果,指导术前做出合理的供受者匹配。【关键词】干扰素Ⅱ型;基因型;肾移植;移植物排斥近年来,随着组织配型的广泛应用、新型免疫抑制剂的不断涌现,移植肾短期存活率得到极大的提高,但移植肾平均半寿期仍徘徊在7~10年。移植肾后期功能丧失主要原因为急性排斥反应的再发和慢性排斥反应的发生,而当前肾移植领域存在的最大障碍是慢性排斥反应[1]。近年来,许多学者提出免疫损伤是慢性
4、排斥反应的主要发病机制,免疫损伤与多种免疫相关基因多态性有关[2],其中γ干扰素基因多态性尤为重要。为了进一步了解供、受者γ干扰素基因型与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的关系,笔者进行前瞻性病例分析研究,对2004年7月~2005年3月肾移植122例受者和53例供者于移植前检测IFNγ基因启动区多态性,术后对受者进行2年随访,追踪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发生情况,分析受者基因型、供者基因型及供、受者基因型组合类型对移植肾功能的影响。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首次接受肾移植受者122例和其中94例的供者53例(另28例移植受者缺乏相应供者
5、血液标本)。供、受者入选条件:ABO血型相同,补体依赖性淋巴细胞毒交叉配合试验(CDC)≤5%,配组反应性抗体(PRA)<10%,HLA配型标准为氨基酸残基总错配0~2个。受者122例,男性95例,女性27例,年龄(39.7±0.86)岁(19~63岁);供者53例,男性46例,女性7例,年龄(26.1±0.92)岁(18~51岁),受、供者年龄及性别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见(t检验,P>0.05)。所有受者术后均采用环孢素(CsA)+霉酚酸酯(MMF)+泼尼松三联免疫抑制剂方案维持治疗;均进行规律的临床随访,每月复查
6、血、尿常规、肾功能及血药浓度,并收集相关的资料,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移植肾穿刺病理检查。1.2慢性排斥反应诊断标准(1)临床表现:血肌酐异常,升高>133μmol/L(正常值44~133μmol/L)发生在肾移植术后>6个月,给予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和调整免疫抑制剂等处理后肾功能无好转,且移植肾功能呈进行性减退。(2)辅助检查:血肌酐异常,升高>133μmol/L,通过移植肾彩超、CsA血药浓度检测等,初步排除急性排斥反应、急性CsA中毒、梗阻/返流、肾血管狭窄、感染等可导致肾功能慢性损害的有明确原因
7、的疾患。(3)移植肾穿剌与组织学检查:根据Banff2003分类标准在组织学上移植肾没有急性排斥反应、急性CsA中毒、肾小球肾炎复发等特征性的病理改变,而是呈现以慢性移植性肾小球病,非特异性的肾小管萎缩及间质纤维化,在肾血管方面表现为内膜明显的向心性纤维性增厚,平滑肌增生和反复单核细胞浸润等为特点的病理改变。符合以上前2条标准,即可临床诊断为慢性排斥反应。1.3IFNγ基因型测定1.3.1主要试剂和仪器IFNγ基因型检测试剂盒(美国OneLambda公司),Taq酶(美国PE公司),琼脂糖(美国Promega公司)
8、,溴乙锭(上海复旦复华公司),PE9600扩增仪(美国PE公司)。1.3.2检测方法肾移植前每例供、受者取静脉全血2mL,置肝素抗凝管,分离单个核细胞,参照2结果2.1受者IFNγ基因型与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根据IFNγ基因型检测结果,将122例受者分为高分泌基因型和中低分泌基因型2组进行分析(表1),前者慢性排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