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177669
大小:5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8
《致敏树突状细胞抗乳腺癌作用的实验研究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致敏树突状细胞抗乳腺癌作用的实验研究论文.freela公司产品。2方法2.1MCF-7人乳腺癌细胞冻融抗原的制备常规培养MCF-7人乳腺癌细胞,收集并调整浓度为3×107个/ml快冻慢溶反复4次,5000r/min离心20min后取上清液经微孔滤膜过滤作为肿瘤抗原,4℃保存备用。2.2树突状细胞的培养从健康者外周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获得贴壁的DC前体细胞,接种于96孔细胞培养板中培养,分为a、b、c3组,其中a、b组均加入rhGM-CSF800u/ml,rhIL-4的1000u/ml和TNF-α10ng/ml,c组不加任何细胞因子。至第3天只在a组中加入冻
2、融法获取的肿瘤抗原50μl/ml。继续培养,第9天消化,分别收集3组细胞并计数。2.3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的体外诱导Ficoll-Hypaque密度梯度离心获得健康者外周血PBMC,用自制的尼龙毛柱进行分离获取T淋巴细胞,用完全培养基调整细胞浓度为2×105/ml。置于96孔培养板中,每孔1ml。分为A、B、C、D4组:前3组分别加入上述收集的a、b、c组细胞(效应细胞与刺激细胞比为40:1),第4组(D组)加入冻融抗原50μl,每组8个复孔。共同孵育4d后,部分复孔进行杀伤活性的测定。剩余复孔细胞继续培养至第6天进行IFN-γ,IL-12的检测。2.4CTLs对
3、乳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将MCF-7,HT-29细胞接种于96孔板中,均分为4组,分别加入以上A、B、C、D组CTL(效靶比40∶1),每组3个复孔,同时设立与实验组对应的同浓度的效应细胞和靶细胞为对照,于培养箱中培养。24h后离心,取上清液100μl于4mlEppen-dorf管中,按照试剂盒所示方法用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检测细胞毒活性。2.5IFN-γ,IL-12的检测取上述体外诱导至第6天的CTLs细胞上清液每孔100μl,按晶美公司ELISA检测试剂盒所示方法测定IFN-γ和IL-12含量。2.6统计学方法实验数据用±s表示,应用SPSS12.0统计软件统计分析。组间比较
4、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结果3.1细胞因子IFN-γ和IL-12的检测乳腺癌细胞裂解物致敏后的DC与淋巴细胞一起培养,细胞因子IFN-γ和IL-12的含量比未致敏DC组、单纯乳腺癌细胞裂解物组和单个核细胞对照组高(P<0.05)。表1细胞因子IFN-γ和IL-12的检测结果(略)3.2CTLs杀伤活性的检测肿瘤抗原致敏DC组诱导的CTLs对靶细胞的杀伤活性优于未致敏DC组及单核细胞组、单纯抗原组(P<0.01)。且其对乳腺癌肿瘤细胞(MCF-7)的杀伤活性也明显优于对非乳腺癌肿瘤细胞(HT-29)的杀伤活性(P<0.01),见表2。说明肿瘤致敏DC诱
5、导的CTLs杀伤活性具有特异性。表2不同组CTLs对不同靶细胞的细胞毒活性(略)4讨论树突状细胞作为机体内免疫反应的始动子和调节子,在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中极其重要,是近年来免疫学研究中最活跃的领域。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肿瘤抗原不能有效呈递给T细胞是导致免疫逃逸的重要原因。同时在荷瘤机体中,由于存在抗原递呈细胞的功能低下甚至缺陷,特别是DC在数量和功能的改变,可造成肿瘤细胞逃避机体的免疫监视,导致肿瘤的形成和发展[4]。利用成熟DC负载肿瘤抗原制备出高效DC疫苗,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也是能否诱导肿瘤特异性CTL产生的关健所在[5,6]。目前已研究出多种DC负载抗原的方法[7
6、],其中冻融裂解法获得肿瘤全抗原,无需明确肿瘤抗原具体的抗原成分,而有多种不同肿瘤抗原成分同时刺激DC,诱导出针对不同抗原决定簇的特异性CTL,该法具有潜在的优势。从我们的检测结果可以看出负载肿瘤裂解物的DCs分泌IL-12的能力增高了,并且其与CTL分泌IFN-γ的增加呈正相关。这主要是由于IL-12可以影响T细胞的极化方向,由于T细胞上调IFN-γ表达,通过分泌IFN-γ等提高杀伤活性。这些结果表明用IL-12、IFN-γ的分泌来反应肿瘤抗原致敏DC对CTLs的体外诱导可能是一个有用的方法。本研究中,抗原负载DCs诱导的CTLs对乳腺癌细胞在体外有很好的杀伤活性,与未
7、致敏DC组CTLs及未成熟DC诱导的CTLs组(PBMC组)有明显差异,说明成熟DC能够呈递肿瘤细胞抗原,激发CTLs的细胞毒作用。而非乳腺癌细胞细胞(HT-29)的杀伤活性较差(P<0.01),说明这种用负载乳腺癌细胞抗原的DC诱导的CTLs细胞毒作用有其特异性。这种良好的特异性杀伤活性表明肿瘤裂解物致敏的DC疫苗刺激的CTLs的免疫治疗可作为乳腺癌患者新治疗手段,但过渡到临床应用仍需体内实验加以证实。【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