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判例法 促进司法改革论文

引入判例法 促进司法改革论文

ID:25167111

大小:5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8

引入判例法 促进司法改革论文_第1页
引入判例法 促进司法改革论文_第2页
引入判例法 促进司法改革论文_第3页
引入判例法 促进司法改革论文_第4页
引入判例法 促进司法改革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引入判例法 促进司法改革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引入判例法促进司法改革论文zy(上网时间:2004年2月28日)。王教授没有说明判例如何具约束力。3例如,武树臣教授认为判例法始于西周。并且认为,“判例法”是宗法贵族政体的产物。使“前车后辙”、“遵循先例”成为立法、司法的主要原则,即所谓的“判例法”。见武树臣:《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08页始。又见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234页始。4沈宗灵:《比较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51页。5而比较集中讨论判例的杂志要数广东非凡律师事务所主办的《判例与研究》;浙江大学法学院主办的《法理与判例网》也受到关注。6陈

2、志武:《司法独立、判例法与股东权益保护》,见zy(上网时间:2004年2月18日)。8这种判例在普通法国家被称为“具说服力的判例(persuasivecases)”。由于这些判例不具有约束力,所以法官也不一定要遵循之。9先例判决只是看上去很美,见gb/market-daily/2003/07/17/f0717007.htm(上网时间:2004年2月19日)。10这种判例在普通法国家被视为“具约束力的判例(bindingcases)。11“判例指导制度”与“先例判决”的区别,见gb/market-daily/2003/07/17/f0717007.htm(上网时间:2004年2月19日)。

3、15张海龙:《先例判决只是看上去很美》,见gb/market-daily/2003/07/17/f0717007.htm(上网时间:2004年2月19日)。16哈罗德?伯曼编,陈若桓译,《美国法律讲话》,三联书店出版1988年版,第9页。但是,英国的“遵循先例”的原则在60年代也开始发生变化,最为突出的例子就是英国贵族院于1966年发表的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声明。该声明宣布如果贵族院认为正确的话,可以背离其以前的判例。可见在英国,先例的强制约束力逐渐向相对的约束力过渡,结果同样是赋与法官以更大的自由裁量权。见潘华仿:《英美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8-49页。17董茂云:

4、《普通法系的判例法传统》,载《法理与判例网》,见detail.asp?r=418衡平法的表现形式也是判例。但是,衡平法所依据的不是法,是法官的“良心和正义”。适用衡平法的目的是为了补救法律的不灵活性和苛刻性。当然,是否给予衡平法上的救济取决于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而且,求助衡平法上的救济必须符合比较严格的条件(如申请人无过错,不能对被告造成过分困难等)。19焦洪昌和李树忠主编:《宪法教学案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4页。20根据英国议会主权的原则,议会有权通过、修改、废止、暂停实施或批准如何法律,在制定法与判例法发生矛盾时,应以制定法为准。见潘华仿:《英美法论》,中国政法大学

5、出版社1998年版,第61-62页。当然,美国在这方面可能有些差异。在美国,“大部分私法领域主要是由判例法构成的,而大量和不断增加的制定法继续从属通过判例法的、具有约束力的解释。”沈宗灵译,彼得?哈伊着:《美国法律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7页。21“律政司司长梁爱诗在午餐会上演辞全文”,见detail.asp?r=425区域法院法官的退休年龄是60或65岁;高等法院和终审法院法官的退休年龄为65岁。26detail.asp?r=439美国的统一商法典(UniformmercialCode)就是典型的例子。40为此,笔者不同意沈宗灵教授的观点,即“中国不应采用判例法制度”。见

6、沈宗灵:《比较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48页始。笔者认为关键的问题是如何面对两大法系交融的趋势,在技术层面上解决引入判例法的问题。41《基本法》第158条。42潘华仿:《英美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3页。43美国判例法与制定法的冲突在迪克森诉美国(Dickersonv.UnitedStates,530U.S.428)案中明显加剧。1966年,以沃伦大法官为代表的最高法院在米兰达诉亚利桑那州(Mirandav.Arizona,384U.S.436)案中确立了“米兰达警告”规则。两年后,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法律(U.S.C.Sec.3501),规定即使没有向

7、被告人告知他们的权利,被告人出于自愿的坦白可以在审判中采用。2000年,在迪克森诉美国案中,联邦第四巡回法院认定没有给予被告人“米兰达警告”,但是国会的立法适用本案,因为被告人是自愿坦白。但是,以伦奎斯特大法官为代表的多数派(7:2)认定,“米兰达警告”是最高法院的宪法性决定,不可以被国会的立法所取代。并认为,国会虽然有最终的权威修改或废除不符合宪法的规定,但是它不可以取代最高法院解释和适用宪法的决定。见lw/lw-view.asp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