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卧整复手法与低周波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比较论文

仰卧整复手法与低周波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比较论文

ID:25162560

大小:4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8

仰卧整复手法与低周波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比较论文_第1页
仰卧整复手法与低周波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比较论文_第2页
仰卧整复手法与低周波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比较论文_第3页
仰卧整复手法与低周波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比较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仰卧整复手法与低周波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比较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仰卧整复手法与低周波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比较论文.freelin;(2)患者取仰卧位,术者立其头端,双手重叠自第3~5颈椎下将颈部稍微托起并向后拔伸,持续时间不少于1min,反复3~5遍;(3)以示、中、环三指指腹着力,由下而上沿直线平推,双手协同,交替进行,透热为度;(4)以中指指腹着力,沿项韧带及其两旁自下而上弹拨,两手交替进行,反复3~5遍;(5)同第二步拔伸状态下左右旋转颈部45°左右,反复3~5遍;(6)自颈根部将颈椎微微托起,然后边拔伸,两手边向头部滑移至发际,以透热为度。以上操作每次20~30min,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低周波治疗组采用日本产

2、(HOMERION)HLⅢ型温热式低周波治疗仪,将两个负电极并置于上颈椎两侧,阳电极置于颈椎大椎穴处。选用自动3号处方,加热至41℃,耐受量为限,每次30min,隔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1.5疗效评定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疗效标准[5]。痊愈:头痛及伴随颈、枕部症状完全消失,恢复正常劳动和工作;显效:头痛症状基本消失,颈、枕部症状较以前有明显减轻,能够基本胜任日常工作和生活;有效:头痛症状得到一定改善,日常工作仍受到一定影响;无效:头痛症状较治疗前无改善或恶化。2结果2.1治疗结果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中分别有10例和5例因头痛症状缓解满意而中途终止

3、治疗,手法组3次治疗者3例,6次2例,8次3例,9次1例,12次1例;低周波组5次治疗2例,6次1例,7次1例,8次1例。其余患者均经2个疗程治疗,中间未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和原有症状加重者。经过治疗,手法组痊愈11例,显效12例,有效11例,有效率为94.4%,低周波组治愈5例,显效9例,有效8例,有效率为64.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10.25,P<0.05)。2.2头痛程度指数和颈椎活动度指数治疗后手法组患者头痛程度指数、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或P<0.05),尤其是头痛程度指数和发作次数下降幅度接近70%;低周

4、波组患者头痛程度指数和发作次数下降较明显(P<0.05),而头痛持续时间却无明显变化。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颈椎活动度指数评分虽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3讨论颈源性头痛的疼痛性质是一种牵涉痛,其发生的神经解剖学基础在于三叉神经脊束核中的尾侧亚核下降至C3或C4水平,与同节段的脊髓后角神经元灰质紧密毗邻,形成所谓的三叉颈神经核,既接受三叉神经眼支、上颌支、下颌支传入到三叉神经脊髓束的神经纤维,又接受颈神经的传入神经纤维,感受头、面、颌和颈枕部的痛觉。尤其是眼支神经纤维与上颌支神经纤维能与颈神经传入纤维发生最大限度的汇合,能使来自颈椎骨和(或)软

5、组织的伤害性感觉信息与三叉神经眼支和上颌支发生中枢会聚,导致伤害性感觉信息输入紊乱而产生牵涉痛[6,7]。另外,部分颈神经纤维在进入脊髓后角前与副神经的躯体运动感觉纤维紧密伴行,也容易使来自副神经支配区域(斜方肌、胸锁乳突肌)的伤害性感觉信息与颈神经纤维发生会聚,导致牵涉痛的发生[8]。在本研究中,颈源性头痛的疼痛部位大部位于三叉神经眼支和上颌支支配的眶、颞和额部,极少数发生于其他部位(顶部),充分支持了这一点。对于颈椎病患者,除了由于颈椎间盘退变后的椎间关节和椎旁肌肉、韧带及骨纤维筋膜的肿胀、变性和炎症刺激三叉颈神经核产生颈源性头痛外,颈椎退变后的椎动脉血流紊乱

6、和颈交感神经受刺激后导致的椎基底动脉舒缩障碍也是颈椎病患者头痛的一个重要原因。并且由于颈部脊柱组织的紧密性、颈神经分布的重叠性和椎动脉穿行于大部颈椎(C1~6)横突孔,上颈段、中颈段甚至下颈段的病变均可导致颈源性头痛,其中包含了颈椎局部骨、关节、肌肉、韧带、血管和神经等多种因素。另外,在本研究中治疗前颈源性头痛患者的头痛程度指数较高,但颈椎活动度指数却较低,治疗后头痛程度指数改善较明显,但颈椎活动度指数无明显改变。这一方面可能与本研究中颈椎活动度指数评分带有较强的主观性有关,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颈源性头痛临床症状与颈椎活动度指数的不一致性,与颈椎病症状和影像退变程度

7、不一致相符。因此,加强颈椎活动度指数具体改变及影像退变程度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研究,可能更有助于颈源性头痛发病机制的阐明和治疗。仰卧整复手法的技术特点是在保持颈椎生理曲度的前提下,施以纵轴方向的牵拉力,同时具有对颈椎骨、关节、肌肉、韧带和神经的治疗作用,松解粘连,促进循环,减退和消除水肿和炎症,正骨理筋,能够以较小的力取得较好的效果。该手法还能够有效改变患者的椎动脉血流紊乱,恢复颈椎的稳定性[9]。故对颈椎病颈源性头痛有较好的疗效,值得推广。低周波治疗主要抑制颈神经感觉纤维的痛觉传导,所以对颈源性头痛的头痛程度指数下降较明显,但是其对颈源性头痛的其他病理环节作用相对

8、较少,故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