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在图书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pdca循环在图书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ID:25082359

大小:5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8

pdca循环在图书质量管理中的应用_第1页
pdca循环在图书质量管理中的应用_第2页
pdca循环在图书质量管理中的应用_第3页
pdca循环在图书质量管理中的应用_第4页
pdca循环在图书质量管理中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pdca循环在图书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PDCA循环在图书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从出版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出发,探讨如何将PDCA循环理论引入图书质量管理工作中,为图书质量管理工作创新思路、引入新的管理模式提供参考。  [关键词]PDCA循环;图书质量;管理;应用   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管理是企业管理工作的永恒主题,也是事关企业生死存亡的重大主题。要保障和提高企业产品质量,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必须实施科学、有效的质量管理。    一、图书质量管理方法求新    图书是文化知识的重要载体,在人类文明的传承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图书是一种特殊的产品,既有商品属性,又有意识形态属性,这决定了图书质量是一个宽泛的概念

2、。一般意义上的图书质量,主要包括内容质量、编校质量、设计质量、印制质量四大内容,任何环节的质量不合格,图书质量均为不合格。  近年来,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图书产品的质量状况令人堪忧。2006年10月8日,新闻出版总署发布《关于2006年教辅与地图类图书质量专项检查情况的通报》。通报指出:在总署和各省级新闻出版局以及主管部门检查的790种教辅类图书中,不合格图书64种,占抽查总数的8.1%。地图类图书共检查70种,不合格图书8种,约占抽查总数的11%。  图书质量状况的恶化,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担忧,出版企业自身也在积极探索保障和提高图书质量的有效途径。随着出版产业化的持续推进,图书质

3、量管理过程中不断地涌现新的问题,使得这项工作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出版企业再固守原有的质量管理方法,势必跟不上出版产业前进的脚步。图书质量管理方法迫切需要求新求变,此时,将科学的现代质量管理方法PDCA循环引入图书质量管理工作中,显得正合时宜。    二、何为PDCA循环    PDCA循环又被称为戴明环,是管理学中的一个通用模型,实施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最早由美国贝尔实验室的休哈特提出,之后被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所采纳,并逐渐推广到全世界。  PDCA是英文单词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ion(处理)的首字母,PDCA循环就是按照这4个阶

4、段顺序进行质量管理,并且循环不止地进行下去的科学程序。PDCA循环分为4个阶段:①计划;②执行;③检查;④处理。同时,PDCA循环具有3个主要特点:①完整的循环;②周而复始;③大环套小环。目前,PDCA循环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各行各业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在工程、运输、矿冶等领域的质量管理中扮演重要角色。    三、PDCA循环在图书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1.计划阶段:坚持选题论证制  对图书质量尤其是内容质量的控制,在计划阶段表现为坚持选题论证制。图书出版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但当两者相互冲突时,必须坚持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涉嫌触犯国家现行法律,与国家意识形态背道而驰,或与国

5、家的外交、民族、宗教等政策相违背的选题,即便经济效益再好,均一票否决。重大选题除了要严格遵循选题论证制外,还需执行重大选题报批制度,经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审批后,方可上马。对于逻辑不清、表述不严、语言文字不合规范的书稿,在选题论证阶段早发现早解决,对图书编校质量的控制也能起到闸门作用。  2.执行阶段:严格执行三审三校制  三审即由责编初审、编辑室主任复审和总编辑终审的模式。三审制对图书质量的控制起着重要的把关作用,尤其对图书内容质量控制而言,意义更加重大。编辑、编辑室主任、总编辑各司其职,逐层把控,初审、复审、终审任何一个环节发现可疑问题,均需详细论证,严格把关。三审过程中,如有政治、

6、学术问题无法把关,还应聘请社外专家审读指导。  三校是指图书生产过程中的一校、二校、终校3个校次。三校制是图书编校质量控制的有效手段,是否严格执行三校制,对图书编校质量影响很大。出版从业人员由于专业有别,知识有限,都存在自身的知识盲区,三校制的实施能更好地确保图书质量。  3.检查阶段:建立健全图书质量保障机制  2004年12月,新闻出版总署颁布《图书质量管理规定》,为建立健全图书质量管理机制提供了明确的政策依据。出版企业建立健全图书质量保障机制,主要表现在:(1)严格执行图书质量检查标准。出版企业在开展图书质量检查时,必须严格按照《图书编校质量差错认定细则》来实施,确保检查工作的

7、科学性和规范性。(2)质检机构专门化,质检工作制度化。出版企业应高度重视质量检查工作,成立专门的质检机构行使质检职能,制定具体可行的质量检查制度,同时赋予质检部门适度的奖罚权力,避免质检工作陷入流程化和形式化。(3)建立健全图书质量奖惩机制。需制定与质检制度配套实施的奖惩制度,奖惩应立足于企业生产实际,赏罚适度,能起到一定的激励和震慑作用,不能无关痛痒。  4.处理阶段:加强编辑人员业务培训  图书质量管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最终都要落实到出版企业员工特别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